丽水学院校园主要道路命名方案及说明

感觉学校好恶心,这么小的一个学校还要这么多路名。

这些地方学大学校,但是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变,感觉好恶心

一、学院西区

1.图书馆后面到食堂:英士路

说明:命名“英士”首先是为了纪念被孙中山誉为“革命首功之臣”的陈英士。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陈果夫、陈立夫之叔。中国同盟会会员,“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实际工作负责人。武昌起义成功后,出任沪军都督。后促成江浙联军,为革命联军攻克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191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陈其美追随孙中山开展反袁活动,1916年在上海法租界被袁派人刺杀身亡,年仅38岁。抗战爆发后,为安置战地失学青年,浙江省政府于1938年11月筹备成立省立战时大学。为纪念革命先烈陈英士,1939年5月正式定名为省立英士大学,在浙江松阳、丽水设工、农、医三院。在丽水的校址就在丽水学院老校区内,其时丽水学院的前身处州师范学堂,因抗战的原因停办。此路正是老校区现仅存的一条主道。

其次,“英士”寓含有师生皆为精英之士的教育期待,颇能体现学院的教学科研的宗旨。“英士”典出唐代高郢的《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曹刿者何?鲁国英士。”喻才智出众之士。用语也较为典雅。

2.图书馆两侧的路:南为德涵路,北为行知路

说明:命名“德涵”,一是为了纪念学校的创办人孙诒让,二是“德涵”二字本身亦意味深远。孙诒让(1848-1908),又名德涵,字仲容(一作仲颂),晚号籀顷,浙江瑞安人,中国近代著名的一代汉学宗师,学术泰斗,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一生著作达35种,对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孙诒让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曾领导温处十六个县先后成立学堂三百余所,为浙南近代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1905年8月,孙诒让受温处两府人士的推戴,于当年十月就任温处学务分处总理。1906年6月孙诒让决定在温处两府各办师范学堂一所,1907年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建成。

“德涵”典出唐元结《补乐歌十首·五茎》:“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莖;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本指德惠滋润万物,比喻以德育人。寓含我校将“以德育人”作为立校之本的深意。

命名“行知”,则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此路西端为行知亭,北边是教育学院,南边图书馆设有陶行知研究资料馆,陶行知研究又是我校的特色科研专题,命名“行知路”不仅可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而且也能充分体现学院师范性的一大特色;二是“行知”语出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博求万物之理,以尊闻而行知”,意为“实践其所得到的认识”,颇能体现学院一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办学特色。

德涵路和行知路是南北平行的两条主道,二名对称,又暗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意蕴。

3.行政楼、艺术楼后到招待所:雨崖路

说明:此路在丽水的名胜古迹三岩寺附近,路南为景观优美的校内公园,是师生休闲的好去所。三岩寺,寺依三岩,中岩有洞名白云,上有飞瀑倾泻,击石水珠四溅如雨,称雨崖,崖上题字为唐代李邕手书。以“雨崖”命名,不仅与学校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也能体现学院的地方性办学特色。用语也颇为典雅。唐刘长卿有诗云:“谁穷造化力,空向雨崖看。”唐以后,“雨崖”入诗则更为常见。如苏东坡《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云:“但见雨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4.河东侧:石湖路

说明:取名“石湖”,一是为了纪念曾在处州任职、政绩卓著的宋代文学家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自成一家。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名世。就水名而言,石湖,本是太湖的支流,风景宜人,清钱谦益《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有云:“一片江南图画里,西湖秋月石湖春。” 关于石湖,还有优美的历史传说。相传春秋时,范蠡和西施就是从石湖泛舟入太湖。石湖也是范成大的隐居地。此路位于学院内小溪边,溪水涟漪,水面平静,两岸垂柳依依,是校内风光最为优美,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 “石湖”之名与此景颇为吻合。

二、学院东区

1.校门口到成教学院:远志路

说明: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意为远大的志向。可以激励师生淡泊名利,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和工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远志”又为一多年生草本植物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远志》:“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路西南有生物实验楼,与此名有关联。

2. 广场西边道路:高阳路;广场东边道路:碧云路

说明:丽水名胜南明山有高阳洞,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珍贵的摩崖石刻。宋代名人沈括、孙沔等曾畅游处州名胜,并于此留有题字。高阳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顓頊的号。《楚辞?离骚》:“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高阳”寓含有以人为本之意。路东正是人文学院,也与此相吻合。

丽水另一名胜碧云山,又名佛头岩,山上厦河塔是丽水标志性的古建筑,文化底蕴深厚。“碧云”意为碧空中的云。语出《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丽水学院所在地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级地区,是华东地区的一块“净土”。丽水的空气清新,透明度高。“碧云”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碧云又象征了幽远深邃,清纯自由,可借以启示学生自由快乐地探索奥妙无穷的知识的天空。

3.计信学院南边:松雪路

说明:取名“松雪”主要是为了纪念在丽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真迹的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简称松雪,宋太祖十一世孙,中国古代最有成就书画大家之一。“松雪”本义谓松上积雪。南朝宋颜延之《赠王太常》诗云:“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 “松雪”象征正直清白的做人准则。

丽水学院校园主要道路命名方案及说明》上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click to changeSecurity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