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人物原形 (孔捷 丁伟 李云龙 赵刚 事件等)

     
 下面是找来的一些关于亮剑的许多现实事件和人物原形的介绍,应该来说比较全面了。前面也找了几篇关于亮剑的原形文章。这篇里面的故事情结和现实的历史事件做了介绍,了解一下也好。

  其实做为一个电视作品,一件文学作品,里面的东西多多少少大都是虚构的,但是要让文学作品充满生命力和那真实感,是必要在其中添加事实的东西,再加以虚构来使其作品变的有生命。大都的人都喜欢比较具有真实性内容的故事,其实更具有可读性与可看性。所以必须将要生活中的使,溶入到文学作品,使其文学作品中的生活也像生活。

下面就是找来的 关于亮剑中人物 事情与现实历史的对照

     孔捷的原型可能是肖全夫将军,原四方面军出身,后来属东北四野9纵26师师长,50任46军副军长,随后51年入朝作战,52年升任军长,54年也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当学员,55年授少将,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69年珍宝岛之战的指挥人。这些都比较符合孔捷的一些经历。

 

     丁伟的原型就是钟伟。打仗野,纪律差,强自己部队的战利品,酿酒卖,卖烟土。当军事学员不听话,嫌军衔给低了,喜欢和女人跳舞等等。电视里面有个镜头描写淮海战场,李云龙师缴获了一堆战利品,结果被5师的人强走了,其实这个华野5师就是映射钟伟的,钟伟在东野就是5师的师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独立团(孔捷任团长之时)遇袭原型,37年10月,阳明堡打响,26日,日军40旅团5个大队右翼迂回到石门附近,发现129师386旅771团,进行夜袭,击溃了771团。

      歼灭山崎大队原型,即关家垴之战,李家坡原型为关家垴(不是关帝垴),岗崎为山崎,时间,40年10月29日开始进攻,这场仗由25、38(决死一纵队)、772、769团、总部特务团一部参加,385旅、新11旅、决死一纵余部打援,新10旅阻敌退路。最后由769团打下来的,由刘伯承发现一处可挖坑道,挖到了垴顶,最后将大部敌人歼灭,但是还是有60余人逃走。据参加过这次战斗的何志聪回忆“我们769团向垴顶发起猛攻,残余的敌人退到垴顶一个突出的孤台,在台上挖下许多猫耳洞藏身。战士们把手榴弹成捆地朝洞里炸,用石灰罐扔进去呛,用点燃的柴禾熏。突击部队则提着铡刀冲进洞奋力砍杀。”小说电视中都有提到过铡刀。期间有一架飞机被我军机枪打下。另外,此次战斗,陈庚旅第一批配置上了中共自己研制的步枪“八一式”。关于关家垴的争议也比较大。关家垴的伤亡很大,刘伯承陈庚都希望能撤出战斗,不打这种消耗战,彭德怀很是生气,说如果不能歼灭敌人就撤销129师番号,并对陈庚说打不下来杀头。 另外,道听途说的,关于电视中的程瞎子,有人说是刘伯承,程者,刘伯承之承也,刘帅本身就瞎了一只眼。

 

      攻打平安县城。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小说电视里面都提到,有个主攻点,其他佯攻。李云龙说全***主攻,电视里面还对三营长说:“我一不给添人,二不给添枪,一字之变,要给我变出杀气来,要打出个精神头来”,这里的打法和台词都是取自济南战役时的聂凤智将军。济南战役的预期打发是,西线10纵宋时轮等部队为主攻,东线聂凤智的九纵为助攻,结果聂大笔一挥改“助攻”为“主攻”,并说“助攻’改‘主攻’,一不要增人,二不要添枪,一字之变,变的是精神状态”,电视里面的台词就取自这里,当时,把个王耀武忙的够戗,他本来是准备兵力分配有侧重点的。顺便说一句,聂也是四方面军出身,在这个小说里面,很多人物的原型都来自四方面军,个人感觉,作者和四方面军渊源颇深。

 

     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的阻击阵地一个连抵挡日军两个联队8小时的战例不是很清楚。看到这里联想到一次战斗,当然和电视里面没关系。38年3月份,卫立煌遭遇日军,被日军击败,日军通过追踪电台,一直追着卫部攻击,卫撤离到八路军115师防区请求协助,代师长陈光令686团阻击日军。686团团长杨勇派特务连阻敌日军800人于白儿岭,由方国南指挥,直至卫部安全撤出日军追踪范围。此战后,卫立煌一直对中共军队保有好感。

 

电视中一开始,李云龙用迫击炮将敌指挥部炸掉,应该是从杨成武黄土领4炮干掉阿部规秀演化而来的。

 

     电视中,讲到李云龙率一营全歼一个日本军官观摩团。这件事情取自于王近山的事例。42年的韩略村伏击战中,当时身为八路军新四旅旅长的王近山带领16团和一些干部去延安途中在临汾休息,接到太岳军区司令员陈庚急电,命其伏击在附近的这个观摩团。王部设伏于韩略,结果除三个藏身于公路下狼窝军官外,一个少将旅长,六个大佐联队长,180个中佐和少佐大队长以及中队长全部毙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8、39年时掩护八路军总部的团中就有王近山团

电视中,李云龙和赵刚谈话中,曾提到他率独立团被国军阻拦的事情,这个事例说得是杨成武的115师独立团的事情,当时国民党的编制中无八路军的独立团编制,杨只好和随后的李天佑的686团混合后渡了河,国军对这只编制不小的团挣一眼闭一眼就让他们过去了,毕竟都是去抗日的。杨成武后一举收复7座县城后,独立团发展很快,和电视剧里面攻平安县城时的兵力一样,都是7000人。

 

 

电视中,扫荡后在赵家裕,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喝酒聊天,丁伟讲到他们新一团突围的情景,比较像吕正**指挥的掌史突围战,吕部突围的策略很有意思,在白天遭遇的时候,吕正**规定部队作战只能用步枪和手枪,迫击炮和机枪一律不准使用,双方僵持住,使得日军以为八路没有其他武器,等到黄昏时,因为日军以为八路没有远距离攻击炮兵的能力而没有让炮兵隐藏踪迹,结果一下子就被八路把炮兵阵地给打爬了,然后八路的轻重机枪迫击炮啊一起发射,将日军打蒙,直到天黑日军都没能形成第二波攻势,趁着夜色,八路安全突围。

 

骑兵连。据作者都梁介绍是映射的江西一次战斗,我没有查到,但是查到一个女英雄的事例。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尼归侨李林。“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

亮剑人物原形 (孔捷 丁伟 李云龙 赵刚 事件等)》上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click to changeSecurity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