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 .RMVB格式转换成MPG MPEG

一、rm/rmvb文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因此能将其转换成其它格式的软件很少,而且转换好后的质量也不是太理想,所以将这种格式的影片制作成VCD也比较困难。
我只是推荐我认为比较好的制作方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下,一同分享!
我选择的转换文件格式的软件是MainConcept MPEG Encoder,这是我用到现在转换速度最快,操作简单,质量也相对不错的一款软件。它主要用于将rm/rmvb文件转换成mpeg格式。不过一个大小在400mb左右的影片转换也要3个小时左右,不过相比其他软件这已经是很快了,是现有软件中最快的。

应用方法:
1.在打开MainConcept MPEG Encoder后,在输入视频栏选入你要转换的影片文件,在输出视频栏中选择你要存放的位置。
2.在输出格式栏中MPEG类型选择VCD,码流类型选择Program(Video+Audio),音频格式选择Layer 2,视频格式选PAL和NTSC都可以(不过国内现用视频格式是PAL,不过NTSC的格式VCD也可以认出,我建议用NTSC格式,它在转换过程中可以避免声音与图象错位的现象)。
3.接下来只要点击转换,就可以了。

二、有可能你会决觉得有些片子的文件大小过大,想将过长的片头广告或片尾过长的字幕剪切掉。或许你想将两个rm/rmvb文件合并。用Helix Producer Plus 9.0,它可以对rm/rmvb文件进行编辑。

应用方法:
1.RM/RMVB影片的合并
a. 启动Helix Producer Plus 9
b. 点击“File”下拉菜单,选“Edit RealMedia File…”选项,出现“Helix RealMedia Editor”对话框
c. 点击“File”下拉菜单,选“Open RealMedia File…”选项,导入影片a
d. 点击“File”下拉菜单,选“Append RealMedia File…”选项,导入影片b
e. 点击“File”下拉菜单,选“Save RealMedia File As…”选项,完成合并

2.RM/RMVB影片的剪切
a、b、c步骤同上
d. 挪动时间条上的红线(预览窗口下),到要剪切位置,按悬浮按钮“In”(影片起始点)和“Out” (影片终止点)
e. 同上,剪切完成

SIS解压软件

现在很多SIS 手机软件,也向着带有插件和流氓软件的方向发展,手机上同样也没有逃过流氓软件的清洗。这个是SIS解压软件,可以查看SIS软件里面是否包含流氓软件

一般里面多出几个.EXE文件,这个基本不是好东西了,请自己注意哦

817

帝国 ECMS随机调用SQL标签写法

[ecmsinfo]"select * from phome__news where classid in (id1,id2……)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6 ",6,18,1,24,11,1[/ecmsinfo]

(id1,id2……)   这个值得是栏目ID

phome_ecms_news 表名

limit 6 6为调用的条数

24 SQL标签这里放24

万能标签为

[ecmsinfo]栏目ID/专题ID,显示条数,标题截取数,是否显示栏目名,操作类型,模板ID,只显示有标题图片[/ecmsinfo] 

KU波段与C波段比较

一、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的特点:
与以往的C波段卫星模拟广播相比,由于使用了较高频率的Ku波段及先进的数字压缩技术,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具有其突出的特点。

1、Ku波段卫星广播的主要特点:
(1)Ku波段卫星单转发器功率一般比较大,多采用赋形波束覆盖,卫星EIRP较大,加上Ku波段接收天线效率高于C波段接收天线,因此接收Ku波段卫星节目的天线口径远小于C波段,从而可有效地降低接收成本,方便个体接收;
 (2)C波段卫星广播遭受地面微波等干扰源的同频干扰比较严重,而Ku波段的地面干扰很小,大大地降低了对接收环境的要求;
 (3)降雨对Ku波段卫星广播的影响比较严重,其上下行信号降雨衰耗远大于C波段,暴雨情况下Ku波段上行或下行链路瞬间雨衰量可超过20dB,而C波段最大雨衰量一般不超过1dB。
 
2、卫星数字广播的主要特点:
 数字压缩技术在卫星广播中的应用是广播电视传送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采用MPEG-2视频压缩标准及MUSICAM 音频压缩方法的DVB-S卫星数字广播具有模拟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毫无疑问地会在卫星广播领域迅速取代传统的模拟调频传送方式。
 (1)利用数字压缩技术的卫星数字广播极大地降低了传送的视音频码率,对卫星转发器的频带及功率需求大大低于模拟方式,同一转发器可播送更多的节目,大幅度降低了节目播出费用;
 (2)卫星数字广播由于采用了强有力的纠错算法,传送质量很高,接收门限很低。与模拟广播接收质量的渐变式劣化不同,只要在接收门限上,数字广播信号就没有可察觉的失真、干扰和衰弱;
 (3)卫星数字广播可提供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功能及加扰和授权的能力,特别有利于直接到户的付费服务。
 
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结合了Ku波段及数字技术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分散的小口径天线个体接收,特别是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直接到户DTH服务,而由于Ku波段雨衰问题比较严重,做为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卫星节目分配业务则选用C波段传送更为有利。
 
二、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的构成: 与C波段模拟上行系统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
 1、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要适合于数字传输的特殊要求,这就要求上行系统要有更低的相位噪声、更好地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
2、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所使用的上行天线波束半功率角度很窄,对天线的机械精度和跟踪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国产Ku波段13米上行天线其主反射镜镜面精度达0.5mmR.M.S,付反射镜镜面精度达0.17mm R.M.S,天线跟踪精度达0.013°R.M.S;
3、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要采取上行功率控制手段,以便自动补偿或消除在卫星上行链路出现的雨、雪、云、雾等对上行信号的衰减作用

恢复快速启动中的显示桌面

1.当显示桌面图标被误删需要恢复该图标时,可以在“C:\Window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Quick Launch\显示桌面.scf”新建一个“显示桌面.scf”文件。也可以从“C:\Windows\System\显示桌面.scf”找到它,复制到文件夹“C:\Window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Quick Launch”中或创建快捷方式直接拖拽至任务栏中即可。
上面讲的比较难懂,更方便的操作是:使用记事本等文本编辑器,重新用以下内容建立一个显示桌面.scf文件。内容如下:
[Shell]
Command=2
IconFile=explorer.exe,3
[Taskbar]
Command=ToggleDesktop
保存时把文件名设为“显示桌面.scf”,再将其拖到快速启动栏上,显示桌面图标就找回来了。

2.点击“开始”菜单→“运行”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 regsvr32 /n /i:u shell32 后回车,丢失的图标便又重新回到快速启动栏了

网上邻居没法登录和访问解决办法

1,没有共享资源/共享服务未启用。
症状:电脑与电脑间可以Ping通,但无法访问共享资源,在“计算机管理”中查看“本地共享”后会弹出“没有启动服务器服务”的错误对话框。
解决: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中启动Server服务。并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

2,IP设置有误。
症状:双机之间无法互Ping,连接用的双绞线经过测试没有问题,没有安装防火墙。
解决:检查两台电脑的IP是否处在同一网段,还有子掩码是否相同。

3,WINXP默认设置不正确。
症状:从WIN98/2000/2003上无法访问另一台WINXP的机器。
解决:在“控制面板”中的“用户帐户”启用Guest帐号。然后在运行中输入secpol.msc启动“本地安全策略”。
本地策略 -> 用户权利指派,打开“从网络访问此计算机”,添加Guest帐户
本地策略 -> 安全选项,禁止"帐户: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帐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陆"。

另外有时还会遇到另外一种情况:访问XP的时候,登录对话框中的用户名是灰的,始终是Guest用户,不能输入别的用户帐号。
解决:本地策略 -> 安全选项 -> "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修改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

4,系统漏洞修补软件修改了安全策略。
症状:在“网上邻居”中可以看到对方的计算机,但是访问共享时却提示“没有权限访问网络”
解决:在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secpol.msc启动“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 -> 用户权利分配,打开“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删除guest用户。

5,防火墙规则。
症状:安装了防火墙(包括WINXP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出现无法Ping通,或者是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提示"XXX无法访问"、"您可能没有权限使用网络资源"、"请与这台服务器的管理员联系以查明您是否有访问权限"、"找不到网络路径"等类似的提示。
解决:停止防火墙或者添加局域网的访问规则。
WINXP自带的防火墙:打开控制面板 -> 网络和Internet连接 -> Windows防火墙 -> 例外,勾选“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一般情况对方的能访问你,你不能访问对方的,问题是出在对方的电脑的设置方面。
最有可能是对方的电脑的guest用户没有启动,这样所以访问对方电脑都会提示没有权限。启用guest用户:右键我的电脑--管理--本地用户和组--右键 guest --启用。即可。(如果想让别人访问需要密码,也可以在这里设置密码,设置guest用户密码即可)
其次的原因就是对方防火墙设置太高。
还有就是最好你们的电脑在本地连接的属性中tcp/ip协议中,都设置一个同一网段的固定ip。这样就好用ping命令来判断网络是否连接正常。(ping命令使用:开始运行command,然后输入ping 对方ip地址)
可以ping通,那么一股情况就可以访问对方。不能从网上邻居中访问,也可以直接在地址栏中键入 对方ip地址或计算机名。
实在不行的话,最绝的办法是重新创建一个连接。

页面正在加载中代码(网页打开慢时用)

1。
列代码保存为load.JS文件

    var s1 = setInterval("loading.innerText+='.'", 500);
    var s2 = setInterval("loading.innerText = ''", 8000);

    function window.onload()
    {
      clearInterval(s1);
      clearInterval(s2);
      loadingDiv.removeNode(true);

    }
document.writeln("<div id="loadingDiv" style="z-index:50000;position:absolute;left:expression((this.parentElement.offsetWidth-this.offsetWidth)/2);top:expression((document.body.clientHeight-this.style.pixelHeight)/3+document.body.scrollTop);">");
document.writeln(" <table border="1" width="26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FILTER: Alpha(opacity=95)" bgcolor="#ffffff">");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bgcolor="#2D2D2D">");
document.writeln("    <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style="font-size:12px;color:#ffffff">");
document.writeln("    『lossr.net』★页面正在加载…</td>");
document.writeln("   <td width="1">");
document.writeln(" <span title=关闭 style="CURSOR: hand;color:white;font-size:12px;font-weight:bold;margin-right:4px;" onClick="document.all.loadingDiv.style.display='none'">×</spa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width="35" align="center">");
document.writeln("    <img src="/js/loadding.gif" width="32"> </td>");
document.writeln("   <td style="font-size:12px;color:#000000">站点正在加载图片,请您耐心等待….<span id="loading"></span>");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div>")
document.writeln("<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document.writeln("<!– Hide ");
document.writeln("function killErrors() { ");
document.writeln("return true;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window.onerror = killErrors; ");
document.writeln("// –> ");
document.writeln("</SCRIPT>");

在HEAD中加入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load.js"></script>

2。
JS文件代码 保存为LOAD.js

<!–

//页面加载中效果开始
var t_id = setInterval(animate,20);
var pos=0;
var dir=2;
var len=0;
function animate() {
    var ele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ogress');
    if(elem != null) {
     if (pos==0) len += dir;
     if (len>32 || pos>79) pos += dir;
     if (pos>79) len -= dir;
     if (pos>79 && len==0) pos=0;
     elem.style.left = pos;
     elem.style.width = len;
    }
}
function remove_loading() {
    this.clearInterval(t_id);
    var targele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ader_container');
    targelem.style.display='none';
    targelem.style.visibility='hidden';
}

CSS代码 保存为css.css

/* 页面加载特效 */
#loader_container {
    text-align:center;
    position:absolute;
    top:40%;
    width:100%;
    left: 0;
}
#loader {
    font-family:Tahoma, Helvetica, sans;
    font-size:11.5px;
    color:#000000;
    background-color:#FFFFFF;
    padding:10px 0 16px 0;
    margin:0 auto;
    display:block;
    width:130px;
    border:1px solid #5a667b;
    text-align:left;
    z-index:2;
}
#progress {
    height:5px;
    font-size:1px;
    width:1px;
    position:relative;
    top:1px;
    left:0px;
    background-color:#8894a8;
}
#loader_bg {
    background-color:#e4e7eb;
    position:relative;
    top:8px;
    left:8px;
    height:7px;
    width:113px;
    font-size:1px;
}

紧跟<body>中加入

<div id="loader_container">
<div id="loader" style="width: 130px; height: 48px">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FF9900">页面正在加载中 <br>
请稍候…</font></div>
<div id="loader_bg"><div id="progress"> </div></div>
</div>
</div>

<head>间加入

<style type="text/css" title="currentStyle" media="screen">
@import "css.css";
</style>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load.js"></script>

</body>前加入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remove_loading();
</script>

以上是两种方法,loadding.gif为加载中效果图片,可以自己找个喜欢的

龙游石窟之谜

上个世纪末,我国浙江省龙游县的一个惊人发现轰动了世界,同时也带来一个千古谜团,搅得学术界一时众说纷纭——这就是神秘的龙游石窟。

  1999年12月8日, 第二届中华石窟文化与经济研讨会在浙江省龙游县召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杨鸿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罗哲文、郑孝燮、文物专家胡季高、北京大学教授谢凝高、全国人大常委毛昭晰、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周楚平等数十位专家学者齐集龙游,共同探讨这个千古之谜。

  12月8日上午,踏着明丽的冬阳,与会者来到龙游县郊的凤凰山, 在森森雷竹、葱葱苍松掩映下,人们一步入龙游石窟,马上被眼前宏大壮伟的气势震慑了:四根石柱顶天立地,支撑着宏大的石室。洞顶呈45度向内倾斜,顶部及四壁有规则地刻着纹理匀称的装饰纹,洞高二三十米,整个洞有1200平方米左右……

                 千年末的惊人发现

  凤凰山其实只是个丘陵,海拔69米,一直荒无人烟。本世纪50年代,山下村民为避洪水迁至山上。村民很快发现,山间有众多水潭,均深不见底,故这些水潭均被称为“无底塘”。水潭成了村民长年用水的水源;潭中有鱼,常可为村民佐餐。一次,一村民在水潭中捕得一条37斤重的鱼,此事引发了村民吴阿奶等人的兴趣,何不将潭中水抽干捕鱼!

  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了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抽水机开始日夜作业,水在下降,一道石壁渐渐显露。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里倾斜,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水泵加至四台,第九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显露!17天后,水落洞出,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室展现在他们眼前。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17天劳作竟连鱼腥味都未闻到——鱼一条也不见了。
 
 
  
  几个农民一鼓作气,共抽干了7个石窟(其中2个灌水回填),个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令人惊异的是,这7个石窟的布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状。

  在1号洞的石壁上,农民发现了一幅神秘的图画: 石壁上刻有马、鸟、鱼;而在另外的石洞里多处发现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而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然而,在7个洞内除发现一尊无头石像外,并未发现一件文物。

  龙游石窟马上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有专家考察后评价:龙游石窟是继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世界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国内考古界、建筑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纷纷到龙游县来探秘。

 
 
谜团接踵而至:石窟系何人开凿?凿于何时?有何用途?石窟为倒斗状,口小底大,如何采光?石窟并行排列,并行的石室间隔仅50厘米且互不沟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用什么方法做如此精确的测定? 24个石窟,开凿出的石料估计会有8万立方米,都运到哪里去了?洞中有鸟、马、鱼的石雕图案和闪电状刻纹,表达什么意思?石窟的数量究竟有多少个?石窟曾是石背山上的明代古刹竹林禅寺的放生池,放养了许多鱼鳖,为何将水抽干之后不见一条鱼或鳖,难道它们都土遁了不成?……然而,如此庞大的工程,史书、方志以及典籍均无任何记载,连民间传说也没有,为何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

  一个又一个的谜团使人费解,费解的谜更吸引人去探秘,去破译。第一个到龙游石窟探秘的是杭州师范学院的周少雄副教授。他考察后认为,这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理由是,从凿洞的方式看,是逐层下剥,采用斜凿的方式把岩石和岩体剥离。石窟紧靠衢江,便于运输。从凿痕看,应是铁器所为,因此,时间可推到汉代炼钢技术出现之后。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陈剩勇教授和洛阳龙门石窟研究员李文生支持了这一观点。

  浙江省古汉语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褚良才博士手提矿灯走进石室,他事后描述看到石室后的感受:“一种巨大的震慑感传遍全身”,他为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激动得浑身发抖”。在查阅县志时,他发现明代一幅叫《翠岩春雨》的画,画中描绘了衢江边一个用来作仓库的人工石洞,综合考察和这一发现,他提出了“地下仓库说”。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会长杨鸿勋专程考察石窟后却认为,自己从事建筑考古学学科建设工作近30年,对龙游石窟的考证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从石窟的凿痕看,他认为工具应当是青铜器,那么时间可以大致定在春秋时期。在当时的吴越之战中,越国战败,传说越王勾践为了复仇,藏匿深山打造兵器,训练士兵,而在何山秘密训练,这是个历史之谜。“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借姑蔑之地练兵也是在情理中的。据此推断,石窟本用于藏兵练兵。于是就有了“藏兵说”。
 
 
  
  敦煌研究院石窟研究所原所长施亭萍教授提出了“地下宫寝说”。之后,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道家福地说”、“伏龙治水说”、“巨石文化说”……有人甚至提出石窟是外星人所为,于是又有了“外星文明说”。

  毫无疑问,不管哪一种学说,在科学的论据得到之前都只能是假说。

  千古之谜,解好?不解好?

  有一种观点,认为谜是一种资源,保持千年之谜,等于保住了龙游旅游的巨大魅力,谜若解开了,魅力也就消失了。因此,石窟之谜还是不解为好。这种观点很能吸引部分人。

  “保持谜面,形成谜团,定位旅游,科学建设”,这是龙游县针对石窟的开发和保护提出的方针。这一方针是否与“谜是旅游资源”的观点有关尚不得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确实是因为这个谜,使得龙游县的旅游业兴盛起来了。永远保持石窟之谜,使石窟永远成为旅游胜地,显然对发展当地经济有利。

  然而大部分专家不同意这一观点。据说,农民在早期开发石窟时,并没有将洞底的淤泥全部清除,他们曾通过打桩得知,洞底的淤泥有5到8米厚。专家们认为,只有清淤才能知道洞内是否有遗存的文物。为何从石窟发现至今,一直未对石室进行发掘?这是否与不想解开这个谜有关?问及此,有的专家解释说,靠一个县的力量,无论在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上都不足以完成发掘任务,发掘石窟的任务必须由国家承担。
 
 
  
  12月8日下午,研讨会的议程是新闻发布会, 杨鸿勋、郑孝燮、谢凝高、周楚平等专家学者在发布会上纷纷陈述自己的观点,研讨会成了专家论坛。

  郑孝燮说,龙游石窟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大发现,这个石窟是大窟、深窟、空窟、群窟,这与敦煌、大同石窟均不同,粗犷、雄伟、惊人。这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
,是了不起的工程,必须高品位地保护好。

  杨鸿勋称“这样的石窟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第一次发现”,谜必须解开,如果不解开,外国人就会认为中国人无能,就这么几个洞也搞不清楚。石窟是建筑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要抓紧破解。

  董楚平不同意“采石说”。他认为,谜是旅游资源,像埃及的金字塔,谜搞清楚了,价值就更大了。 敦煌为世人所知才100年,藏经洞的发现引起过轰动,谜解开了,全世界的人都去了。《越绝书》中记载:“越国有石室”,会否就是指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是20世纪末的惊人发现,是个千古之谜。看来要解开这个谜,只有等到21世纪了。

 
 

今天到了龙游石窟

      一直对我充满着好奇的龙游石窟终于在今天被我见识到了,今天上午刚刚去了龙游石窟,一个半天基本可以逛个遍了,主要可能是现在开发的洞太少了也就只有一点点,稍微走下看下就可以逛遍了。对于这个世界之谜究竟是怎么造的,那还要今后的更多的论证了。等明天回家好好在看看龙游石窟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做个了解,这样也就没有白去呢,对于出去逛也要逛的有但意义,不要纯粹的就是为了去看看。。

龙游石窟的被发现

在石窟被发现之前,恐怕大多数人都没地理概念。作为浙江衢州地区的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县,没有名川秀水,没有人文达观,普通的再普通不过了。然而石窟的出现,大大提升了龙游的知名度。那4位满怀好奇的农民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忙活了半个多月的结果:没有半条鱼,却有一个宝藏!!!

龙游县郊小南海乡的凤凰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包而已。山上有座小庙,庙后有2座成排的平房,曾是小南海中学所在。50年代,山下村民为避洪水迁至山上。村民发现山间有众多水潭,均深不见底,故这些水潭均被称为“无底塘”。水潭成了村民长年用水的水源;潭中有鱼,常可为村民佐餐。一次,一村民在水潭中捕得一条37斤重的鱼,此事引发了村民吴阿奶等人的兴趣,何不将潭中水抽干捕鱼!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了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抽水机开始日夜作业,水在下降,一道石壁渐渐显露。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里倾斜,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水泵加至四台,第九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显露!17天后,水落洞出,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室展现在他们眼前。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17天劳作竟连鱼腥味都未闻到——鱼一条也不见了。 几个农民一鼓作气,共抽干了7个石窟(其中2个灌水回填),个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令人惊异的是,这7个石窟的布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状。在1号洞的石壁上,农民发现了一幅神秘的图画: 石壁上刻有马、鸟、鱼;而在另外的石洞里多处发现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而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然而,在7个洞内除发现一尊无头石像外,并未发现一件文物。龙游石窟马上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有专家考察后评价:龙游石窟是继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世界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国内考古界、建筑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纷纷到龙游县来探秘。

open_img('attachments/200808/58722690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