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猪龙

    红山文化中有一类造型奇特的玉器被称作为玉猪龙。它肥首大耳,吻部平齐,鼻梁上带有明显的皱纹。这些特征使它的头部看上去特别像猪,而蜷曲无足的身体说是像龙,到不如说有些像虫。这种猪首龙(虫)形的怪物在自然界很难找出它的原型,因而显得十分神秘。

    玉猪龙的背部均有一两个对钻的圆孔,似可作饰物系绳佩挂。据出土时成对位于死者胸前的情况看,用作佩饰的可能性极大。但高度达15厘米以上的大型玉猪龙,就其重量来说已不适合佩带。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玉猪龙不仅仅是一种饰物,而应是一种神器,一种红山先民所崇拜的代表其祖先神灵的图腾物。

    一般来说,原始人的图腾大多来自于某种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动植物,而原始艺术大多是对自然物的一种模仿。由于玉猪龙的头部明显具有猪的特征,大多数人认为玉猪龙的原型可能是猪。又因为它蜷曲的身体特别像虫,也有人认为玉猪龙的原型来源于金龟子的幼虫蛴螬。而据我们研究,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原型很可能是猪的早期胚胎。

    凡读过生物进化论的人都知道,包括人类在内,所有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在外形上都很相似,全都长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和蜷曲有尾的身子。这恰好与玉猪龙的形态相吻合,其中尤以猪的早期胚胎与玉猪龙最为相近。红山的先民从事渔猎和畜牧,能够接触到猪的胚胎当在情理之中。或许他们早就发现人与猪的早期胚胎十分相似,因而产生出一种人猪共祖的图腾概念,进而把猪的胚胎作为一种代表其祖先神灵的图腾物来加以崇拜。

    在红山文化的玉器中,除玉猪龙外,尚有玉鸟龙、玉鱼龙等其它胚胎造型的玉器,反映出红山先民对于生命在自然进程的一种认知。

open_img('attachments/200710/6233444405.jpg')

第一部分 缘起

早就知道华夏银行的标志是在赤峰红山出土的玉龙,但一直没有机会看 到玉龙的真品。直到99 年来北京,去国庆书市,适逢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
“珍藏特展”,展品中就有玉龙,于是得以一饱眼福,并为这么一件精美而
又奇魄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感动不已,为此,也动起对玉龙研究一番的念头,
并一时兴起,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找了不少关于玉龙的资料,不过都未经整
理。
后来,有机会得以去赤峰,在欣赏市容、品味内蒙特产和塞外风情的同
时,也不忘到玉龙的发掘地翁牛特旗一游,看到社科院考古所所立“中华第
一龙”之碑;并参观了赤峰博物馆,看到不少彩陶和玉璧2,从而进一步领
略到红山文化的精美之处,曾经萌动的念头又再度燃起,不过因为实验室科
研任务较多,最终未果。
再后来就是现在了,因为选了《中国美术史及名作欣赏》,要求提交一
篇关于艺术作品的论文,一直想做的事情终于有了“动力”,估计这也就是
西方所谓的“目标学习法”吧,于是,重拾以前的搜集的资料,并利用现在
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寻觅有关玉龙的信息,同时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的考
古学、文字学和有关艺术鉴赏的文献资料。最后,重游中国历史博物馆,兴
尽归来,而有此文。
是为缘起,以正名。
 

第二部分 玉龙概观

言归正传,也该我们的主人公“玉龙”出场了。
首先,玉龙为何物?
在红山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玉器,玉龙即为其中一种。
之所以称为“一种”而非“一个”,是因为先后发现了很多玉龙,有些是文
物部门收购的,有些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也有些是来路不明的——在文物
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现代人仿制的古代玉龙,并且真伪难辩,使得玉龙的价
格在一段时间大大下跌;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古代红山人制作玉
龙的技艺之高超。
现在,见诸报道的玉龙主要有:发现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地拉村的“中
华第一龙”(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在辽宁建平县、凌源县牛河梁、内
蒙古赤峰、辽西地区和辽宁丹东后洼文化遗址等地发现的多个“玉猪龙”(藏
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右旗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
院等多处)。这些玉龙都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的代表作品。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在网络上搜索玉龙的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
题,就是对玉龙的发掘地的描述,各种报道不一。以“中华第一龙”为例,
有说是昭乌达盟,有说是赤峰市,有说是在辽宁境内,又有说是在内蒙古境
内,这种报道上的变化莫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认知的混乱,也不利于这
一珍贵文物保值和对外“统一口径”的报道。其实,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内蒙
古赤峰市的辖区和建制的沿革造成的。1955 年12 月热河省撤消,将赤峰县、
宁城县、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北部五个旗
县合并为昭乌达盟。1969 年,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 年,又划回内蒙
古自治区。1983 年10 月10 日,撤盟建市,现实行市管县体制。——知道
这一历史渊源,就不会再迷惑于有关报道了。
玉龙具有多重不同的身份,从而也为我们欣赏带来的多种不同的角度。
首先,它是一个雕塑,所以我们可以从雕塑的美学角度来欣赏;其次,它是
一件玉器,那么,玉学的评价和欣赏标准又可以适用于它;同时,它还是一
条“龙”,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其作为龙的文化内涵;再者,它也是一件
重要的文物,那么,它的身后,就自然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又
因为其年代久远,那么对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本文将按照由外到内,由形到神的顺序来对其进行欣赏。

第三部分 造型之美——古朴与精炼的和弦

我所见到的第一条玉龙是在历史博物馆中陈列的“中华第一龙”,也称
“C”型玉龙。第一眼就为这件如此之大的玉器所深深的感动了。可能也是
因为少见多怪吧,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大”,虽然见过许多的文学作品中
描述玉器,但是对玉器真正的感性认识还只局限于家里的玉镯和挂坠,那些
都是小巧之物,而这条“玉龙”,居然在一个颇大的盒子中还略显得有些拥
挤,就可见其“大”了。
当然,“大”只是第一印象,如果对它的感觉只是“大”,那么,这篇文
章也就没有成文的必要了。记得历史系一位教授曾经说过:“大带来开放性”,
这件“跃跃欲飞”的玉龙也带来了开放之美,它是那么的能够震撼你的心灵,
让你折服于远古先祖的创造力之下,并让你在随后的细细品味之中能够和它
产生共鸣。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click to changeSecurity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