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init:/etc/init.d/rcS S boot
::shutdown:/etc/init.d/rcS K shutdown
ttyS0::respawn:/usr/libexec/login.sh
hvc0::respawn:/usr/libexec/login.sh
tty1::respawn:/usr/libexec/login.sh
1995年,康柏公司将该技术方案提交到Small Form Factor(SFF)委员会进行标准化,该方案得到IBM、希捷、昆腾、康纳和西部数据的支持,1996年6月进行了1.3版的修正,正式更名为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全称就是“自我检测分析与报告技术”,成为一种自动监控硬盘驱动器完好状况和报告潜在问题的技术标准。
4.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能提供SMART的各项有效信息,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能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或警告。在硬盘及操作系统都支持SMART技术并且开启的情况下,若硬盘状态不良,SMART技术能够在屏幕上显示英文警告信息:“WARNING:IMMEDIATLY BACKUP YOUR DATA AND REPLACE YOUR HARD DISK DRIVE,A FAILURE MAY BE IMMINENT.”(警告:立刻备份你的数据并更换硬盘,硬盘可能失效。)
03(003)主轴起旋时间 Spin Up Time主轴起旋时间就是主轴电机从启动至达到额定转速所用的时间,数据值直接显示时间,单位为毫秒或者秒,因此数据值越小越好。不过对于正常硬盘来说,这一项仅仅是一个参考值,硬盘每次的启动时间都不相同,某次启动稍慢些也不表示就有问题。硬盘的主轴电机从启动至达到额定转速大致需要4秒~15秒左右,过长的启动时间说明电机驱动电路或者轴承机构有问题。但这一参数的数据值在某些型号的硬盘上总是为0,这就要看当前值和最差值来判断了。对于固态硬盘来说,所有的数据都是保存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中,没有主轴电机,所以这项没有意义,数据固定为0,当前值固定为100。
08(008)寻道性能 Seek Time Performance此项表示硬盘寻道操作的平均性能(寻道速度),通常与前一项(寻道错误率)相关联。当前值持续下降标志着磁头组件、寻道电机或伺服电路出现问题,但现在许多硬盘并不显示这一项。
09(009)通电时间累计 Power-On Time Count (POH)这个参数的含义一目了然,表示硬盘通电的时间,数据值直接累计了设备通电的时长,新硬盘当然应该接近0,但不同硬盘的计数单位有所不同,有以小时计数的,也有以分、秒甚至30秒为单位的,这由磁盘制造商来定义。这一参数的临界值通常为0,当前值随着硬盘通电时间增加会逐渐下降,接近临界值表明硬盘已接近预计的设计寿命,当然这并不表明硬盘将出现故障或立即报废。参考磁盘制造商给出的该型号硬盘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值,可以大致估计剩余寿命或故障概率。对于固态硬盘,要注意“设备优先电源管理功能(device initiated power management,DIPM)”会影响这个统计:如果启用了DIPM,持续通电计数里就不包括睡眠时间;如果关闭了DIPM功能,那么活动、空闲和睡眠三种状态的时间都会被统计在内。
0A(010)主轴起旋重试次数 Spin up Retry Count数据应为0,当前值应大于临界值。主轴起旋重试次数的数据值就是主轴电机尝试重新启动的计数,即主轴电机启动后在规定的时间里未能成功达到额定转速而尝试再次启动的次数。数据量的增加表示电机驱动电路或是机械子系统出现问题,整机供电不足也会导致这一问题。
0C(012)通电周期计数 Power Cycle Count通电周期计数的数据值表示了硬盘通电/断电的次数,即电源开关次数的累计,新硬盘通常只有几次。这一项与启停计数(04)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硬盘通电/断电意味着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所以经历一次开关机数据才会加1;而启停计数(04)表示硬盘主轴电机的启动/停止(硬盘在运行时可能多次启停,如系统进入休眠或被设置为空闲多少时间而关闭)。所以大多情况下这个通电/断电的次数会小于启停计数(04)的次数。通常,硬盘设计的通电次数都很高,如至少5000次,因此这一计数只是寿命参考值,本身不具指标性。
B7(183)串口降速错误计数 SATA Downshift Error Count这一项表示了SATA接口速率错误下降的次数。通常硬盘与主板之间的兼容问题会导致SATA传输级别降级运行。
B8(184)I/O错误检测与校正 I/O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IOEDC)“I/O错误检测与校正”是惠普公司专有的SMART IV技术的一部分,与其他制造商的I/O错误检测和校正架构一样,它记录了数据通过驱动器内部高速缓存RAM传输到主机时的奇偶校验错误数量。
B8(184)点到点错误检测计数 End to End Error Detection CountIntel第二代的34nm固态硬盘有点到点错误检测计数这一项。固态硬盘里有一个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逻辑块地址)记录,这一项显示了SSD内部逻辑块地址与真实物理地址间映射的出错次数。
BD(189)高飞写入 High Fly Writes磁头飞行高度监视装置可以提高读写的可靠性,这一装置时刻监测磁头的飞行高度是否在正常范围来保证可靠的写入数据。如果磁头的飞行高度出现偏差,写入操作就会停止,然后尝试重新写入或者换一个位置写入。这种持续的监测过程提高了写入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读取错误率。这一项的数据值就统计了写入时磁头飞行高度出现偏差的次数。
BD(189)出厂坏块计数 Factory Bad Block Count(Micron 镁光芯片)
CA(202)数据地址标记错误 Data Address Mark errors此项的数据值越低越好(或者由制造商定义)。
CA(202)TA Counter Increased(意义不明)
CA(202)剩余寿命 Percentage Of The Rated Lifetime Used(Micron 镁光芯片)当前值从100开始下降至0,表示所有块的擦写余量统计。计算方法是以MLC擦写次数除以50,SLC擦写次数除以1000,结果取整数,将其与100的差值作为当前值(MLC预计擦写次数为5000,SLC预计擦写次数为100000)。
E8(232)预留空间剩余量 Available Reserved Space(Intel芯片)对于Intel的SSD来说,前边05项提到会保留一些容量来准备替换损坏的存储单元,所以可用的预留空间数非常重要。当保留的空间用尽,再出现损坏的单元就将出现数据丢失,这个SSD的寿命就结束了。所以仅看05项意义并不大,这一项才最重要。这项参数可以看当前值,新的SSD里所有的预留空间都在,所以是100。随着预留空间的消耗,当前值将不断下降,减小到接近临界值(一般是10)时,就说明只剩下10%的预留空间了,SSD的寿命将要结束。这个与(B4)项相似。
E9(233)通电时间累计 Power-On Hours对于普通硬盘来说,这一项与(09)相同。
E9(233)介质磨耗指数 Media Wareout Indicator(Intel芯片)由于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是有限的,当到达一定次数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单元同时损坏,这时候预留空间也顶不住了,所以这项参数实际上表示的是硬盘设计寿命。Intel的SSD要看当前值,随着NAND的平均擦写次数从0增长到最大的设计值,这一参数的当前值从开始的100逐渐下降至1为止。这表示SSD的设计寿命已经终结。当然到达设计寿命也不一定意味着SSD就立即报废,这与闪存芯片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注:Total Erase Count全擦写计数是指固态硬盘中所有块的擦写次数的总和,不同规格的NAND芯片以及不同容量的SSD,其最大全擦写次数均有所不同。
F0(240)磁头飞行时间 Head Flying Hours / 传输错误率 Transfer Error Rate(富士通)磁头位于工作位置的时间。富士通硬盘表示在数据传输时连接被重置的次数。
F1(241)LBA写入总数 Total LBAs WrittenLBA写入数的累计。
F1(241)写入剩余寿命 Lifetime Writes from Host自硬盘启用后主机向硬盘写入的数据总量,以4个字节表示,每写入64GB字节作为一个单位。
F2(242)LBA读取总数 Total LBAs ReadLBA读取数的累计。某些SMART读取工具会显示负的数据值,是因为采用了48位LBA,而不是32位LBA。
F2(242)读取剩余寿命 Lifetime Reads from Host自硬盘启用后主机从硬盘读取的数据总量,以4个字节表示,每读取64GB字节作为一个单位。
FA(250)读取错误重试率 Read Error Retry Rate从磁盘上读取时出错的次数。
FE(254)自由坠落保护 Free Fall Protection现在有些笔记本硬盘具有自由坠落保护功能,当硬盘内置的加速度探测装置检测到硬盘位移时,会立即停止读写操作,将磁头臂复位。这个措施防止了磁头与盘片之间发生摩擦撞击,提高了硬盘的抗震性能。这个参数的数据里记录了这一保护装置动作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