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杂文杂载

四川汶川大地震悼词

地震悼词

触目惊心的血,四溅。

心紧紧地拧着,有一股郁结之气,在胸口,挥之不去。  

他们、他们是中国同胞啊!是我们的手足、我们的同胞、有血有肉的人呐!  

可是,却注定了,他们经历了一场永远不可能醒的梦,不可磨灭的噩梦!  

多少与我们同龄的学生,在莫名其妙中,被突如其来的地震掩埋。花落,怎叫人不惜春!人亡,怎叫人不伤情?  

多少人,在一瞬间,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在一瞬间,零落朱颜?  

这难道是他们的罪过么?!  

可多数人和我们一样啊!只不过是老实、本分,为了生计四处奔忙的公民。也会为了一点儿小事郁闷,会为了一点儿麻烦头晕。  

但是,在我们安然坐在教室里上课、待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他们怎么样?遭受的却是灭顶的灾难!  

血,从他们的伤口流出来,染红了衣衫,渗进了土壤,缓缓凝聚着萧索,散开血腥的气息。  

生命如流星,在划过天际的一刹那,灰飞烟灭!  

他们是失去了生命的人偶,颓然地躺在地上,宛若春日里,飘落的最后一叶香樟。  

他们的脸上定格了最后的表情,我不忍窥视。  

或是白色,或是其他什么颜色的布,掩在了他们头上,蜿蜒着真实的惨淡。再鲜艳的颜色,都只能因为心中的黯然,暗淡。  

他们不会在动了,也不会在说话、在微笑了。  

就这么凄凉地倒在那里,书写着死亡的阴霾。  

咆哮,死神迈着轻快地步伐,带着恋恋不舍的他们,离开。  

“不要走——!”  

恍惚间,我听见撕心裂肺地挽留,胃中泛着酸。  

那是他们的亲人、朋友,又或者是恋人吧。  

死神残忍地微笑,嘲讽地转过头,示意我们看向那些幸灾乐祸的人们。  

同样是人,我对他们对于生命的漠视,感到羞愧。  

那些人,真的是人么?动物尚且珍爱对方的生命,难道人,真的可以视人命如草芥?!  

“怎么不死的多一点儿?……”  

“中国地震,那叫活该!……”  

“中国人,死光了最好!……”  

尖锐的冰刀像要碎裂心脏,泪水无言地漫上眼眶,我似乎什么也看不见了。  

怒火占据了我的神经,像要吞噬一切地肆虐。  

我也想留下他们的身影。是因为同情?惋惜?还是那些痛彻心扉的呼喊?  

兴许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吧。更多的,也许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酸。  

我不能想像失去亲人,更不能想像就此丧生。  

而他们——那些无视生命的人,却能谈笑着、蔑视一条条逝去的生命!  

我好恨,却又无力去憎恨。  他们笑得越猖狂,我的心里就越悲哀。  

人性真的泯灭了么?因为不是本国国民,就可以因为天灾,而“死得其所”?!  

泪水嘲笑着我的无奈、我的悲哀,跃上了奔腾的笔尖。  

墨迹浅浅地散开,错觉,仿佛是刺目的血色,粉碎了一切。  

天堂里不会有眼泪  

只可惜  

美好被鲜血染咸  

祈愿  

风扫过人间  

送去我们的留言:  

今生无缘携手  

但求一路好走  

记住  

在天堂  

……  

要幸福  

…… 

为汶川地震中逝去的同胞致的悼词

      安息吧,我们的兄弟姐妹

  今天,举国哀悼,国旗降半,笛报嘶鸣。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级地震,我数万同胞不幸罹难,黄泉永隔。

  每个人的心都被撕痛,泪雨纷飞,山河呜咽。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悲情,每天更新的遇难者统计数字下,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和我们一样,有名有姓,有家有口,过着简单却充满希望的生活。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今天,以一个国家的名义,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为你志哀,神情肃穆,站立静默。愿你安息,愿你的魂灵去往幸福的所在,不再承受苦难,不再为大地的震颤恐惧惊悸。你们的家人,我们为你供养,你们的家园,我们为你守望,你们不再感受的这片大地,我们会坚定地站立。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你们的苦难,你们的不幸。你们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曾经秀美醉人的家园;亲人失去了你们,面对断壁残垣的疮痍,要长久湎于恶梦和对你们的追思。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一场国难,是国家的不幸。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想把你们每一个一息尚存的亲人从废墟中抱出,我们捐款捐物,要让你们的亲人身体得到疗救,家园得以重建。现在我们更加知道,一个国家的主体,是她的国民,我们爱这个国家,就是爱和你们一样的每一个国民。今天,整个国家为你们哀悼,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是一个国家对亡灵的最高祭奠,对生命的最高尊重,对灾难的最大铭记,对人性的最强坚守。我们相信,从此,我们的国民更懂得守望相助,我们对国家的爱更加具体而实在。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全人类的苦难。巨大的灾难,是对人类的撕裂,把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生生推向两种绝然不同的状态,仿佛人间与地狱的隔别。善良、同情、良知和爱,会把人类再次弥合。你们可曾看到,伟大的互爱潮水,如同曾经奔流于任何一次人类悲剧发生的时刻,汇聚成哀伤和坚韧的海洋。

  愿你们安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为你们泪流不止,我们为你们点燃烛光。但我们不会变得软弱,不会屈服于灾难的无情。我们要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整个人类的力量,让经历了灾难折磨的人们,重获原来的生活。我们凝聚着爱,勇敢坚强而快乐地生活,我们知道,这样是对你们最好的祭奠,这同样是你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期盼。

  安息吧,兄弟姐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永远爱着你们。

致四川汶川大地震悼词朗诵

《請安息吧,姐妹兄弟》  

你们躺在那里 静静地 没有了声息   
仿佛一片落叶 随风飘去  
我用颤抖的双手写下这样的文字,是为了让你们走得安息   
就像去做了一场梦 只是梦没有醒  

曾经的美好家园 被这样付之一炬   
曾经的笑颜如花 变成现在的鳞伤遍体   
我知道世事可以变迁, 斗转也会星移   
可我们的愛会留在这里, 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   

所以, 請安心的离去吧 不要惦记.   
我们会代你们做爹妈 代你们做儿女   
尽管 我们或许素不相识. 可我们的身体里, 留着同样的血液   
你们的伤痛, 也早已刻在我们心底   

生命中有太多不幸 可我们不能一味叹息  
坚强的对自己說 绝不放弃  
從废墟中站起来吧 抚平心中的疮痍  
这是一次沉痛的洗礼 更是生命的奇迹   

我们忍着心底的话语 不愿打破这最后的宁静  
我们擒着哀伤的眼泪 是因为怕你们哭泣   
請闭上双眼吧 亲爱姐妹兄弟   
来世  
我们還做中华的儿女   

汶川大地震悼词

2008年5月12日,一个灾难的日子,下午,2时28分, 8级大地震,袭击了四川汶川。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场强震撼动中国,数万生命顷刻陨落。汶川,血泪之地,生民之痛,家国之殇。

中国将永远铭记这个日子:2008年5月19日,五星红旗缓缓降落,13亿人民默默祈祷,向那些静默于废墟之下的生命低首致哀!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日子,以国家的名义,用最高的祭奠,向数万骤然逝去的生命致哀;我们需要这样一种仪式,让我们的心疼奔涌而出,让我们的悲伤尽情倾注,向所有死难同胞告白:我们爱你们,我们与你们同在。

“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让我们的心朝向四川、朝向汶川,为数万死难者致哀。全体成化师生员工起立,面朝西南,向灾区受难同胞默哀3分钟。

   向逝者致哀,为生者加油。当地震不可避免,当灾难已然来临,愿我们用这样的形式,寄托我们的伤痛和哀思,表达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泪尽血续,我们并肩而立;在不屈的中华大地上,悲伤倾尽,我们众志成城。

哀悼仪式结束,请坐下。

四川汶川地震悼词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音乐。                
每个人的生命深处也一定绽放着一朵鲜花。  
纵然这鲜花是秘密的。                    
纵然这音乐已经逝去。                    
因此,我们不用苦难来纪念苦难,          
不用眼泪纪念眼泪。                      
面对废墟,我们栽上朴素的小花,          
穿过时光,我们添上今夜的烛光。

在大地震中,每个人的生存是开放的,
每个人的逝去却是隐秘的。
我们不知道他(她)们离开时想什么,怀念什么,希望什么。
但我们知道:他(她)们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
热爱生命。

想想那些拥抱着死去的爱人,
那些摇篮中的孩子。
那些还没做完作业的学生。
那些还没有初吻的少女。
那些刚刚起床的环卫工人,
那个想要探索火星的未来科学家。
他们的生命多么贵重,
他们一直多么善待自己平凡的生命。

那个下午,生命受到了惊吓。
安谧的梦幻曲被死神扭曲了。
但它和黑暗的联盟并不长久,
黎明抽出了救赎的线。

很多人,我们没能救赎他们的生命。
我们自己也在惶恐之中。
但他们的死亡虽隐秘而非孤独。
他们安息在生者的手臂中。
很多人没能完整地回来。
他们肢体的一部分留在废墟中。
但至少我们救出了其余的,
包括一颗顽强求生的心灵。

废墟终究会长出花朵,
这是那些逝者的秘密花束。
我们不想只是赞美芬芳。
不该对他们的痛苦健忘。

不要说:我和他们无关,
不懂那场灾难。
每个活着的人都是幸存者。
大地为你而鸣。
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
生者承担灾难的记忆。

他们是我们的音乐家,
爱情诗人,劳动模范,思想家。
或者他们就是一块砖,
已经被砌入新城市的墙。
每一次粉刷是一次纪念,
一幢新建筑就是一次对话。

为了明天,怀念。
为了昨天,想念。
为了希望,纪念。
 

俞氏的起源,来源

俞(Y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黄帝臣跗之后,以物事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所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脉经,古“俞”字与“腧”字相通,又腧为“脉之所注”,俞又同痊愈之愈同音,故称俞跗,其后人为光大先人医术,即以物事为姓,称为俞氏。 

2、出自春秋时郑国、楚国公族有俞氏。据《路史》所,春秋时郑国公族、楚国公族有此姓。 

3、出自他族改姓: 

① 清满洲人姓,出沈阳、辽阳、章罗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尼玛哈后有改俞姓者。 

② 今彝、土家、回、朝鲜等民族均有俞姓。 

得姓始祖:俞跗。传说中中国的杏林之祖。他曾跟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性能,他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被视为神医。一次黄帝少子禺阳病入膏肓,黄帝请他去治疗,但等他赶去时,禺阳已气若游丝。黄帝十分疼爱此子,禁不住悲从中来,跗即剖开禺阳之腹,将其内脏清洗干净,使禺阳起死回生。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能把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超,不管多么严重的病,他都能使其痊愈,所以人们都叫他愈跗,俞愈同音,后来又称俞跗,其后遵从民意,即以俞为姓,奉俞跗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俞姓得姓很早,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黄帝时代,后又有春秋时郑国、楚国公族加入俞姓。即便如此,隋唐以前见诸史册之俞姓人仍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人俞伯牙、东汉时期原为于阗(今属新疆自治区)王,后为骊归王的俞林、东晋成帝时宣城(今属安徽省)人俞纵以及南朝宋(建都今南京)人俞佥。虽无几人,却足以表明,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并有俞姓人越过长江,进入江东(至于俞林,可能其为古代少数民族人。今存,以备参考)。唐代武则天时,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潜江县一带)人俞文俊斗胆进言,称新丰之地无端冒出一座山来,是因武则天“女主居阳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则天,于是就把他流放到当时尚属荒僻之地的岭南。俞姓的后裔也就由此到达了我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因此,我国南方的俞姓人氏,应该有很多都是这位俞文俊的后裔。根据《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所载,俞姓地望分布有四,即河东郡、河内郡、河间郡、江陵郡,这些资料表明,在隋唐之际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长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并人丁兴旺,族大人众。进入宋代以后,俞姓突然光芒四射,入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者仅宋代就有四十四人,除三位查无籍贯外,其余均为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人,其后之俞姓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布为众。明初,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天津等地。明清之际,俞姓仍以华东之地为众,但散居之地渐多。如今,俞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约占全国汉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俞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三、历史名人 

俞  跗:据《史记》的“扁鹊传”中,曾经提到黄帝之时有一位良医俞跗,相传,这位以济世活人之术而名传知古的俞跗,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姓俞的始祖。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于“对症 下药”,而已经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这种表现,可以说为中国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俞  桂: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进士及第,曾守海滨,政事之余,不废吟咏。有《渔溪诗稿》。 

俞  琰: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宋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以词赋闻名,于易尤精,撰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等。 

俞  纲:浙江嘉善人,明代大臣。景帝时以兵部右侍郎入阁参予机务,后加太子太保。英宗复辟,调南京礼部侍郎。 

俞  山:浙江省秀水人,字积之,号梅庄,明代大臣。土木之变后,擢山鸿胪寺丞,旋升吏部左侍郎。工诗,善大篆,亦精墨梅。有《梅庄集》。 

俞  樾:浙江省德清人,明代著名学者。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罢职后,一意治经,主讲杭州诂精经舍三十一年。著述甚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极日本。 

这里加一个 俞平伯 浙江省德清人,

俞文俊:唐代江陵(今湖北省潜江县西)人,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就挺身而出上书则天皇帝说:“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这番大胆的奏言,当然激怒了当时目空一切的女皇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俞氏的后裔也就此到达了我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故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 

俞献可:歙(今安徽省歙县)人,宋代官吏。太宗端拱初进士,官吏部郎中。真宗时为广西转运使,平定抚水蛮乱。官终龙图阁待制。 

俞庭椿: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宋代官吏、学者。孝宗年间进士,仕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博通经术。有《周礼复古篇》、《北辕录》。 

俞德邻:温州永嘉(今属浙江省省)人,宋代学者。度宗年间进士。宋亡不仕,遁迹以终。其诗自然深远,在宋末诸人中,特为高雅,文亦简洁有清气。有《佩韦斋辑闻》、《佩韦斋文集》。 

俞通海、俞通源:庐州府巢县(今属安徽省)人,明初将领。兄俞通海长于水战,从朱元璋东挡西杀,屡立战功,累升至中书省平章政事。后战死平江。通源嗣兄官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转战南北二十二年,卒于任上。 

俞寓程:南楚俞氏、东粤俞氏的始祖(第一派),前明时期(约六百五十年前)自福建的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至广东潮州府程乡县(今梅州),此为东粤俞氏。传至五代三兄弟分房。长房《黄洞房》和次房《小密房》十三代后人于康熙四十年前后(约三百年前)来湘、鄂,是为南楚俞氏。南楚俞氏后人一部分又分散到了江西、安徽一带。黄洞房、小密房其余后人及三房《扶贵房》后人留东粤。 

俞安期: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诗人,字公临,后改字慕长。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士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是改。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等。 

俞大猷: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明代抗倭名将,他博读
兵法,有将才,历官总兵。并曾屡率水军打败倭寇,被称为“俞家军”。他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攻,将略武功居世宗朝众将之冠。“俞家军”所至之处,蛮番望风披靡,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就跑到中国来骚扰。 

俞宗礼:清代画家。字人仪,号凡在,上海人,侨居吴郡。十二岁上便得了个颍州秀才第一的名份。工山水及写真,尤善白描道释人物,笔墨精细,有“龙眼复生”之誉。 

俞作豫:广西省北流人,中共早期高级将领。曾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加入共产党。1930年率领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左江地区的龙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任军长。后遭敌围攻而失败,同年9月在广州牺牲,年仅30岁。 

俞大纲:190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一生在大学和研究所教授中国传统戏曲和诗词等古典艺术课程,并且透过研究出版,为台湾在相关学术领域提出贡献。而他在人生最后十余年的时光当中,更影响并提携了台北艺文圈的一群年轻人,包括“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雅音小集”创办人郭小庄、一起创办《汉声杂志》的吴美云和姚孟嘉、艺术学院校长邱坤良、学者王秋桂、作家施叔青等人,都曾因为受到他的“身教”与“言教”而得到启发。1978年过世,享年71岁。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作文

  灾难既有人为的,还有自然的。每次大的灾难来临时,温总理总是冲在最前面。即便是平常的节假日,您也常常和穷区的人民在一起。温总理以独树一帜的平民风格,站在全世界的总理之首。
  汶川的这一次大地震,温总理以最快的速度亲临现场,迅速调动10万官兵,在没有陆路进到震区中心的情况下,他依然向部队发出救人死令。作为伟大而英雄的人民子弟兵,抗震救灾的战士们纷纷写遗书,强行从水路和空中进入了震区中心。
  灾情实在是太严重了,温总理失声痛哭过,摔掉电话过,向着死难者深深鞠躬过,自己受伤过,人民对于这一切是历历在目的。在这个(来自公文有约)特殊的时刻,温总理为中国在世上树立了一个爱民、人道的伟大形象。
  中国经历过太多的磨难,但是没有经历过今天这样的。有媒体称: 2008年5个月里发生的事, 比过去10年还要多。为了举世瞻目的北京奥运,藏独闹剧刚刚结束,老天爷又来一场新的折腾。一切还都在全球媒体的注目之下。温总理的一举一动,中国政府的一举一动,13亿人民的一举一动,对于两个多月后的世界奥运会影响之大是不可以想象的。中国需要强大,一定要办奥运。但是才面对过一个强大的美欧势力,现在又要面对更加厉害的自然界。
  整个中国都没有办法再睡好觉,这不是在演舞台剧,而是全真演出。每一堆废墟的下面,都压着一条条可能还存在的生命。生也罢,死也好,全球都在实播。
  大型的机器开不进去,英雄们就用双手向自然界夺命,刨也要把同胞们的生命刨出来。全国人民纷纷捐款,献血,有人甚至直接包车,组织人员前往灾区帮忙。
  中国在感动着世界。温总理再次用他最实际的形象感动着中国,感动着台湾海峡,感动着全球华人,感动着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民。中国有一位这样好的总理,中国怎么可能不强大?人命怎么可能不值钱?
  强帅之下岂有弱将?但是困难还是多得难以抗拒,大自然是凶狂的,用它的尾巴轻轻扫一下,好多的地方就成为废墟了。但是没有人投降,也没有人后退,只要温总理还在那里继续指挥着,英雄的子弟兵们就不断地会去寻找生命。
  奥运火炬在全球的传递中,世界让中国吃了不少苦,但是当第二次的灾难再让中国面对的时候,世界却向中国伸出了友谊的手,中华民族空前地坚强和团结,与大自然如此坚强地搏斗,世界是无不惊讶的。灾难,让中国提前成为全球明星。
  全球华人在捐款,世界人民在捐款。这不仅仅是支援和同情,还有一份深深的敬意。奥运会是一定会办成功的!抗震虽然还很艰难,前面的路依然难走,但是世界与中国同在!加油!敬爱的同胞们!
  我们向您们敬礼!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伟大而永不屈服的中华民族!还有尊敬的温家宝总理!

四川地震的感想作文

      汶川地震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目前还有很多群众被困在废墟之下。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周密部署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全力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工作。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卫生人员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中国国际救援队和四川、重庆、山东等地的地震救援队分别抵达灾区,全力搜救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生命。各相关抢险救援队伍争分夺秒抢修公路和受损公共设施,努力争取救援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重灾区。这充分表明,在党和政府心中,在全体救援人员心中,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抗震救灾,救人最紧要。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救人展开。当此之际,身处危境中的人民群众,等待救援人员的心情最焦急,渴望被救助的企盼最迫切。当此之时,没有什么比最快出现在受伤群众身边更紧迫,没有什么比全力抢救群众生命更重要。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只要有一点可能,我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抢救到底。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要求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尽快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早一秒到达灾区,多一分救灾保障,生命的抢救就多一分希望。要千方百计向灾区运送食品、饮用水、药品和帐篷、防寒衣被等救灾物资,才能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要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让灾区群众感受温暖,稳定情绪,增强战胜地震灾害的自信心。要科学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把各种抗震救灾资源和力量有效地协调、整合起来,投入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救灾效率,加速救灾进展。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党和政府是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各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想得深些、想得透些,把各项抢救和安置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抢险救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成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共御天灾的伟大力量。

四川加油![抗震救灾作文]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7分,在四川省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半个亚洲,房屋倒塌,损毁不计其数;人员伤亡数以万计。…..  
  灾难发生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震惊了!救援队赶来了,医疗队赶来了,温总理也在第一时间赶来了!所有有热血的人们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出钱,出力,献血……感动,震撼之余我却不禁反思–为何在科技如此先进的二十一世纪,还会发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唐山地震”?为何倒塌房屋如此严重?为何学校的教学楼几乎全部倒塌?……看着那一张张哭泣,焦急等待的脸;听着那象征希望的微弱呼救,我一次次的掉下眼泪。想着那些被埋在每天学习,嬉戏的教学楼下的同学,我的心一次次被揪紧。特别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位亲手在废墟下挖出自己女儿的爸爸!真是伟大的人!  
  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四川人民一定会重建家园!四川加油!

四川抗震救灾作文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在现一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
在政府的层面,中央政府此次在震灾发生后的快速反应,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高度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政府的快速决策和全面的信息公开,为营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相较于过去的突发灾难,这无疑是一个长足的进步;而这一长足进步所取得的积极效果,更有望为以后的政府应急行为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
在媒体的层面,各路媒体深入采访报道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都堪称实现了某种历史性的飞跃。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的两个频道、四川电视台以及成都电视台全部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对灾情和救援工作进行了24小时连续不间断报道,其他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也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了最新、最全面和最细致的信息。这种强大的报道力度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生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人动容。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从非典到洪灾,从罕见雪灾到超强台风,从西藏事件到圣火护卫,众志成城的力量一次次让人如此感动。这一次的特大震灾,更是让人们前所未有地紧密团结在一起。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捐款狂潮,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队,各类赈灾义演正在紧张准备,还有人想到要领养震灾孤儿,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认识到照顾好身边的“汶川人”也是一种抗震救灾。救灾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灾难会放大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奈,同时也会放大人心的善良和团结的力量。
以生命的名义,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