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的功效

(《药性考》)

【异名】熏蹄(《东田县志》),兰熏(《宦游笔记》),南腿(《本草求原》)。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腿腌制而成。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①《药性考》:”咸,温。”

②《纲目拾遗》:”味咸甘,性平。”

【功用主治】健牌开胃,生津益血。治虚劳怔忡,胃口不开,虚痢,久泻。

①《藏药秘诀》:”生津,益血脉,固骨髓,壮阳,止泄泻,虚痢,蓐劳,怔忡,开胃安神。”

②《药性考》:”开胃宽膈,病人宜之。”

③《纲目拾遗》:”陈芝山云,和中益肾,养胃气,补虚劳。”

④《随患居饮食谱》:”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滑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熬汤。

【宜忌】《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未清,湿热内恋,积滞未净,胀闷未消者均忌。”

【选方】①治久泻:陈火腿脚爪一个,白水煮一日,令极烂,连汤一顿食尽。(《救生苦海》)

②下气、疗噎、腹痛,或三、四日不止:火腿肉煎汤,入真川椒在内,撇去上面浮油,乘热饮汤。(《纲目拾遗》)

  性味性温、味甘咸。入脾、胃、肾经。

    功能①健脾开胃;②生津益血;③滋肾补精。

    宜适宜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腰酸无力、心烦不安、脾虚久泻、胃口不开之人。

    忌急、慢性肾炎、感冒未愈,红、白痢疾,腹胀痞满者忌食;彤有浮肿、腹水者也应忌食。

    应用举例①火腿爪甲羹:有健脾止泻作用,用于脾虚久泻。火腿脚爪1只,用文火炖至烂熟成羹汤。②火腿冬瓜汤:有利水通经作用,用于产妇小便不畅、小腹胀、乳汁不下等。火腿肉50克、火腿皮100克加水煮沸,撇去浮沫后煮一小时,加调料并下冬瓜250克,冬瓜熟后即成。③火腿骨粉:有治食积作用。取火腿骨,煅至黑色研末备用,每日服9克,连用3~5克。 (文章出处: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4期)

PDG转PDF转换器 软件下载

请注意以下事项:
1.点击pdg2bmp&jpg&tif&&txt.exe打开以后,在“name”一栏,当直接采用add folder添加整本超星电子书籍时,其页码是倒排的(比方说,某本书总共562页,则name一栏从上到下依次为562,561,560,…1),这样转换过来的pdf书籍也是倒排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一次采用add folder添加正本超星电子书籍以后,用鼠标在“name”上连续快速双击,这样页码就变成正排的了,从而转换过来的pdf页码也是正排的。
2.本软件对于下载的不能正常打开阅读的超星书籍(受注册限制被超星封锁),也可以正常转换,转换后的pdf文档其内容是可见的。

pdg-to-pdf.part2

pdg-to-pdf.part1

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共40册

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共40册

01:http://www.namipan.com/d/0cf1b7b4a7933205ae302fcefec2362bd970e62116bf2b02
02:http://www.namipan.com/d/1c91dc029c0e7be7d633ea14a0b6c282ba9faacf6a952603
03:http://www.namipan.com/d/9865575715e899f43a9fcb6012018e29c1c782c212ee9b02
04:http://www.namipan.com/d/85f07061303e67bb5f6cb99b3a69954d4c5e19b78bc14402
05:http://www.namipan.com/d/ec77d6863e6617b468564b113c80b9527728ba85fd4bd802
06:http://www.namipan.com/d/baee045e6ba1ef803c874f6c9e6eeb435ca6fd7c9f519c02
07:http://www.namipan.com/d/a3cdd443f1876f0e9275a05139b2d762a26f3fe0ea180503
08:http://www.namipan.com/d/eb1bc76517025564ad59edb475d4320e05ae77cba39f2e03
09:http://www.namipan.com/d/c08aa40115b1b14d050c16ae47741c0ca058a59dec59ee02
10:http://www.namipan.com/d/ff07302320066cdf6c5874e6f06949c17a76b8c770551603
11:http://www.namipan.com/d/7c299cf39105eb15f43ea4ee3a3401d591583c0858784902
12:http://www.namipan.com/d/90a173fa6c923c4d0b5f92e47036a04569a2cbb76befd502
13:http://www.namipan.com/d/867bb63e61f8334ad940e7103293feb5a7065b14765e6903
14:http://www.namipan.com/d/d7c561708a1e4ebd33698ebcfb09b049d0771153aa9b4b03
15:http://www.namipan.com/d/294b41e7cbe404bb1e243ed65ec1493df7a0314be4d41003
16:http://www.namipan.com/d/389f4264df1e03ccdd5da8a2b24e41480fc4bc9122d15b03
17:http://www.namipan.com/d/4cfd395a418df72ac22173756fef24a736e1d16180217403
18:http://www.namipan.com/d/d02dc478c575fdeff39132e354d80b3b6d7da165bc9a5e02
19:http://www.namipan.com/d/604ec88821fd2c02762e515e0f21bf5cb6b76427d6740d02
20:http://www.namipan.com/d/058f06394ae447658bbb367bffca9ba61c5e267282647502
21:http://www.namipan.com/d/15d2df68ba0cd9f42a2841978f752abe8accdc42584d5f04
22:http://www.namipan.com/d/83704f54d33ba2f917e2f93144cf2837c5c99992ba9c6a03
23:http://www.namipan.com/d/f59f750ac0aebcf879dfba2f7ec112f00fb97e3710588903
24:http://www.namipan.com/d/e0b20007aea1970b212d023ac0308fcf41b47c00182a7a03
25:http://www.namipan.com/d/50c1b4bedd48be1b0fc970addfb4a9f7cd9bec4f507f9303
26:http://www.namipan.com/d/212fc11b57a2384422f01b3261b463a1425763f6c0735003
27:http://www.namipan.com/d/6a8c081112c9b5bab8aebc41596ab679d695f2e089fae202
28:http://www.namipan.com/d/19eaaa1b5c84fcd814857dac3dc8e8877ca0c22ebf216f03
29:http://www.namipan.com/d/d4eee74bbb269c75d184419e874586b970130329aaa5c503
30:http://www.namipan.com/d/40ac12fd1f7f3bf9c4ede67a1f5039d1ff1caf913fdf6704
31:http://www.namipan.com/d/4e00242920fb3c649c175079b25e71b57a286f77c07cbd03
32:http://www.namipan.com/d/28ead8847ed59e6267774200debc56153014e3bbc80beb02
33:http://www.namipan.com/d/aee358216b68727a5e6265757a18cc64fffea0b9ea624201
34:http://www.namipan.com/d/ed53e28372cc6c60e3f4e9046ee26e23b7d767c45eacba02
35:http://www.namipan.com/d/88864a498092a2aa467b4e5fe793d8ba9c50627d1771af02
36:http://www.namipan.com/d/9e4b6bc2930c2f29dcc8f319ac28bff2f560d3f1d321d601
37:http://www.namipan.com/d/2eceab6b6ab1595370767d2e788a0d826dfdfd96ba3a2402
38:http://www.namipan.com/d/624ac7456bb2c8172813adf00bccec639784731592d9ab03
39:http://www.namipan.com/d/4b31341c201a9ba47c077683701eb8cc2fa538e417133602
40:http://www.namipan.com/d/e8b6c45e44e4b5c65a4bd2c71eb367693f8159584a1c9a03

 
 
 

補缺

石刻史料新编.3.20.
石刻史料新编.3.22.pdf
石刻史料新编.3.28.pdf
石刻史料新编.3.29.pdf
石刻史料新编.3.30.pdf
石刻史料新编.3.33.pdf
石刻史料新编.3.34.pdf
石刻史料新编.3.39.pdf

 

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 编   民国七十五年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景印本  40册

一般类
汇堂摘奇一卷 明 王佐 辑 景百陵学山本
名迹录六卷 明 朱珪 撰 景钦定四库全书本
金石文字集拓一卷 清 莫绳孙 辑 景拓本
古石抱守录一卷 姬佛陀 辑 景广仓学窘石印本
筠清馆金石文字五卷 清 吴荣光 撰 景道光二十二年南海吴氏刊本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不分卷 清 黄易 撰 景道光十四年刊本
佩文斋书画谱五卷 清康熙四十七年 敕撰 景石印本
生春红室金石述记一卷 林万里 撰 景民国二十四年跋排印本
万邑西南山石刻记二卷 附南浦郡报善寺两唐碑释文一卷 况周颐 撰 景光绪二十九年西岩讲院刊蕙风簃所箸书本
苍玉洞宋人题名一卷 清 刘喜海 撰 景金石苑本
九曜石刻录一卷 清 周中孚 撰 景翠琅玕馆丛书本
梦碧簃石言六卷 顾燮光 撰 景民国十四年排印本
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三卷 清 罗振玉 撰 景民国二十三年上海蟫隐庐石印本
簠斋传古别录一卷 清 陈介祺 撰 景滂喜斋丛书本
求古录一卷 清 顾炎武 撰 景光绪十四年朱氏槐庐校刊本
淇泉摹古录一卷 即昭代丛书甲集补 清 赵希璜 撰 景世楷堂本
雪屐寻碑录十一卷 清 盛昱 辑 景辽海丛书本
求恕斋碑录一卷 清 阙名 撰 景石印本
苏斋唐碑选一卷 清 翁方纲 撰 景咫进斋丛书本
石门碑释一卷 补一卷 清 王森文 撰 景别下斋校本
上清真人许长史旧馆坛碑一卷 梁 陶弘景 撰 景光绪二年飞青阁顾氏钩本校刊
汉刘熊碑一卷 □ 阙名 撰 景拓本
读汉碑一卷 即俞楼杂纂卷第二十五 清 撰 景春在堂全书本
汉隶拾遗一卷 清 王念孙 撰 景读书杂志本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十一卷 附图一卷 赵万里 撰 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专刊乙种本
南汉金石志二卷 清 吴兰修 撰 景岭南遗书本
韩忠武王祠墓志正编六卷 清 顾沅 辑 景淞湄小隐排印本
宋韩蕲王碑释文二卷 清 顾沅 撰 景民国中瑞安陈氏湫漻斋刊本
辽帝后哀册文录一卷 清 罗振玉 辑 景辽居杂箸乙编本
辽庆陵帝后哀册石刻辑录一卷 清 罗振玉 辑 景排印本
辽碑九种一卷 孟森 辑 景拓本
元代白话碑集录 蔡彪 撰 景排印本

地方类
金陵新志一卷 即碑碣 元 张铉 撰 景刊本
重刊江宁府志二卷 即金石 清 吕燕照 修 清 姚鼐 纂 景刊本
续纂江宁府志一卷 即艺文 清 蒋启勋 等修 清 王士铎 同纂 清 刘寿曾 同纂 清 甘元焕 同纂 景刊本
江宁金石待访录四卷 清 孙冯翼 撰 景问经堂丛书本
同治上江两县志一卷 即艺文 清 莫祥芝 等修 清 汪士铎 等纂 景刊本
丹徒县志一卷 即碑碣 清 何绍章 修 清 吕耀斗 等纂 景刊本
丹徒县志摭余一卷 即碑碣古迹一卷 即金石真迹目录 李丙荣 辑 景刊本
金山志二卷 即碑刻 清 周伯义 撰 景京口三山志本
溧水县志一卷 即碑碣 清 傅观光 等修 清 丁维诚 纂 景刊本
江浦埤乘一卷 即艺文 清 候宗海 撰 景刊本
丹阳县续志一卷 即艺文 胡为和 修 景刊本
溧阳县志一卷 即碑帖 清 史炳 修 景刊本
溧阳县续志一卷 即碑帖 清 冯煦 修 景刊本
松江府志一卷 即艺文志 清 宋如林 同修 清 应时宝 同修 清 孙星衍 等修 景刊本
松江府续志一卷 即艺文志 清 傅润 修 清 姚光发 等纂 景刊本
重修华亭县志一卷 即艺文 清 杨开第 修 清 姚光发 等纂 景刊本
法华乡志一卷 即金石 清 王钟 原本 胡人凤 重修 景排印本
江湾里志一卷 即金石 钱淦 撰 景排印本
光绪南汇县志一卷 即艺文志 清 金曾福 等修 清 张文虎 等纂 景刊本
金山县志一卷 即艺文志 清 龚宝琦 等修 清 黄厚本 等纂 景刊本
川沙厅志一卷 即艺文 清 陈方瀛 修 清 俞樾 等纂 景刊本
川沙县志一卷 即艺文志 方鸿铠 等修 黄炎培 纂 景排印本
嘉定县志一卷 即碑版 清 程国栋 修 景刊本
嘉定县志一卷 即金石志 清 程其珏 修 清 杨震福 等纂 景刊本
嘉定县续志一卷 即金石志 黄世祚 修 王焘曾 纂 景排印本
宝山县志一卷 即艺文 清 梁蒲贵 等修 清 朱延射 等纂 景刊本
宝山县续志一卷 即金石 张允高 等修 钱淦 等纂 景排印本
月浦里志一卷 即金石 陈应康 撰 景排印本
吴中金石新编八卷 明 陈暐 撰 景钦定四库全书本
苏州府志二卷 即金石 清 宋如林 等修 清 石韫玉 纂 景刊本
苏州府志三卷 即金石 清 李铭皖 等修 清 冯桂芬 等纂 景刊本
琴川三志补记续一卷 即碑石 清 黄廷鉴 纂修 景活字印本
常昭合志稿一卷 即金石志 清 郑钟祥 等修 清 庞鸿文 纂 景排印本
重修常昭合志一卷 即金石志 丁祖荫 纂修 景排印本
吴县志三卷 即金石考 孔昭晋 等纂修 景排印本
武进阳湖县合志一卷 即金石志 清 查文经 等修 清 李兆洛 等纂 景活字本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一卷 即艺文 清 王其淦 等修 清 杨成烈 等纂 景刊本
无锡金匮县志一卷 即碑碣 清 斐大中 等修 清 秦湘业 等纂 景刊本
重刊宜兴县旧志一卷 即碑刻 清 阮升基 等修 清 宁楷 纂 景刊本
续纂宜兴荆溪县志一卷 即古迹 清 龚润森 等修 清 吴德旋 等纂 景刊本
宜兴荆溪县新志一卷 即艺文 清 施惠 等修 清 吴景墙 纂 景刊本
重刊荆溪县志一卷 即碑刻 清 唐仲冕 等修 清 宁楷 纂 景刊本
江阴县续志三卷 即石刻记 清 陈思 等修 清 缪荃孙 等纂 景刊本
续纂清河县志一卷 清 范冕 修 景刊本
重修扬州府志一卷 即金石志 清 张世浣 等修 清 姚文田 等纂 景刊本
续纂扬州府志一卷 即金石志 清 英杰 修 清 钱振伦 等纂 清 晏端书 等纂 景刊本
江都县志一卷 即碑目 清 程梦星 修 景刊本
江都县续志一卷 即碑目 清 王逢源 修 清 李保泰 纂 景刊本
光绪江都县续志一卷 即艺文考 清 刘如贤 等修 清 刘寿曾 纂 景刊本
江都县续志一卷 即金石考 赵邦彦 等修 桂邦杰 等纂 景刊本
瓜州续志一卷 即碑目 于树滋 修 景排印本
甘泉县志一卷 即碑碣志 清 吴鹗峙 等修 清 朱星渚 等纂 清 厉鹗 等纂 景刊本
甘泉县续志一卷 即碑碣 清 李保泰 修 景刊本
甘泉县续志二卷 即金石考 赵邦彦 等修 桂邦杰 等纂 景刊本
增修甘泉县志一卷 即碑碣志 清 吴鹗峙 等原纂修 清 陈观国 续纂修 清 李保泰 续纂修 清 徐成典 增纂修 清 桂正华 增纂修 景刊本
重修兴化县志一卷 即碑目 清 梁园棣 修 清 薛树声 等纂 景刊本
续增高邮州志第五册一卷 即艺文 清 左辉春 等纂修 景刊本
再续高邮州志一卷 即舆地志 清 金元烺 等修 清 夏子鐊 纂 景刊本
泰州志一卷 即艺文一卷 即金石 清 王有庆 等修 清 梁桂 等纂 景刊本
重修宝应县志一卷 即金石 清 孟毓兰 等纂修 景刊本
宝应县志一卷 即金石 孟宪珊 等修 冯煦 等纂 景排印本
同治徐州府志一卷 即碑碣考 清 朱忻 等修 清 刘庠 等纂 景刊本
沛县志一卷 即碑碣附 于书云 修 赵锡蕃 等纂 景排印本
邳州志一卷 即古迹 清 董用威 等修 清 鲁一同 纂 景刊本
光绪维宁县志槁一卷 即艺文志 清 侯绍瀛 修 清 丁显 纂 景刊本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一卷 清 唐仲冕 等修 清 汪梅鼎 等纂 景刊本
云台新志一卷 清 谢元淮 修 清 徐乔林 纂 景刊本
光绪赣榆县志一卷 清 王豫熙 修 清 张謇 等纂 景刊本
阳羡摩崖纪录一卷 附荆南游草一卷 清 吴骞 撰 景古学汇刊本
敕修浙江通志四卷 清 李卫 等修 清 傅王露 等纂 景刊本
杭州府志二卷 清 郑澐 修 清 邵晋涵 等纂 景乾隆本
杭州府志三卷 清 龚嘉俊 修 清 吴庆坻 纂 景民国十一年至十五年排印本
唐栖志一卷 清 王同 撰 景刊本
仁和县志一卷 明 沈朝宣 纂修 景武林掌故丛编本
钱塘县志一卷 清 魏& 修 清 裘琏 纂 景康熙本
海宁州志稿六卷 清 李圭 原修 清 许传霈 等原纂 刘蔚仁 续修 朱锡恩 等续纂 景排印本
海宁州志一卷 清 战效曾 修 清 高瀛洲 纂 景乾隆本
余杭县志一卷 清 张吉安 修 清 朱文藻 纂 景排印本
临安县志一卷 清 赵民洽 纂修 景活字本
新登县志一卷 徐士瀛 等修 张子荣 等纂 景排印本
昌化县志一卷 陈培珽 等修 潘秉哲 等纂 景排印本
嘉兴府志一卷 清 许瑶光 修 清 吴仰贤 纂 景刊本
石门县志一卷 清 余丽元 修 清 谭逢仕 等纂 景刊本
石门县志一卷 清 耿维佑 修 清 潘文辂 等修 景嘉庆本
平湖县志一卷 清 彭润章 修 清 叶廉锷 纂 景刊本
桐乡县志一卷 清 李廷辉 修 清 徐志鼎 等纂 景嘉庆本
光绪桐乡县志一卷 清 严辰 纂修 景刊本
吴兴备志一卷 明 董斯张 撰 景嘉业堂刊本
归安县志一卷 清 何国祥 等修 清 王启胤 同辑 清 严经世 同辑 景刊本
归安县志四卷 清 李昱 修 清 陆心源 纂 景刊本
南浔镇志四卷 清 汪曰桢 撰 景刊本
湖州府志十卷 清 宗源瀚 等修 清 周学浚 等纂 景刊本
乌程县志一卷 清 张熷 纂修 景刊本
乌程县志一卷 清 潘玉璇 等修 清 周学浚 等纂 清 汪曰桢 等纂 景刊本
长兴县志一卷 清 谭肇基 修 清 吴棻 纂 景刊本
长兴县志一卷 清 赵定邦 等修 清 丁宝书 等纂 景刊本
德清县新志一卷 吴翯皋 等修 程森 纂 景排印本
德清县续志一卷 清 周绍濂 等修 清 张凯 等纂 景石印本
安吉州志一卷 清 刘蓟植 修 清 严彭年 纂 景乾隆本
孝丰县志一卷 清 刘浚 修 清 潘宅仁 等纂 景刊本
鄞县志一卷 清 钱维乔 修 清 钱大昕 纂 景刊本
鄞县志二卷 清 张恕 修 清 董沛 等纂 景刊本
慈溪县志三卷 清 杨泰亨 纂修 景光绪本
奉化县志一卷 清 李前泮 修 清 张美翊 等纂 景刊本
镇海县志一卷 清 周云章 修 清 俞樾 纂 景刊本
剡源乡志一卷 赵霈涛 纂修 景丹山赤水洞天剡曲草堂排印本
象山县志一卷 罗士筠 修 陈汉章 纂 景宁波天胜印刷公司排印本
定海县志一卷 陈训正 等纂修 景排印本
会稽志一卷 宋 施宿 等撰 景采鞠轩本
绍兴府志二卷 清 李亨特 修 清 平恕 等纂 景刊本
嘉庆山阴县志一卷 清 徐元梅 修 清 朱文翰 等纂 景排印本
萧山县志稿一卷 清 彭延庆 等修 清 杨士龙 等纂 景排印本
诸暨县志三卷 清 陈遹声 修 清 蒋鸿藻 纂 景光绪本
余姚县志一卷 清 周炳麟 修 清 邵友濂 同纂 清 孙德祖 同纂 景刊本
上虞县志校续一卷 清 储家藻 修 清 徐致靖 纂 景刊本
嵊县志一卷 清 严思忠 等修 清 蔡以常 纂 景刊本
新昌县志一卷 金城 修 陈畲 纂 景排印本
台州府志九卷 清 王舟瑶 等纂修 景上海游民习勤所排印本
黄岩县志三卷 清 陈钟英 等修 清 王咏霓 纂 景刊本
光绪仙居志二卷 清 王寿颐 等修 清 王棻 等纂 景光绪本
仙居集一卷 清 王棻 辑 景排印本
光绪宁海县志一卷 清 王瑞成 修 清 张浚 纂 景刊本
光绪太平续志三卷 清 陈汝霖 等修 清 王棻 纂 景刊本
衢县志稿四卷 郑永禧 纂修 景浙江旧衢属五县联立平民工厂排印本
光绪金华县志一卷 清 郑钟玉 纂修 景排印本
光绪浦江县志稿一卷 清 善广 修 清 张景清 等纂 清 黄志璠 增补 景排印本
汤溪县志一卷 丁燮 等修 戴鸿熙 纂 景排印本
建德县志一卷 夏日璈 等修 王韧 纂 景金华集成堂排印本
温州府志一卷 清 李琬 修 清 齐召南 等纂 景刊本
永嘉县志三卷 清 张宝琳 修 清 王棻 等纂 景刊本
处州府志一卷 清 潘绍诒 修 清 周荣椿 纂 景刊本
青田县志二卷 清 雷铣 修 清 王棻 纂 景排印本
缙云县志一卷 清 何乃容 等修 清 潘树棠 纂 景刊本
云和县志一卷 清 伍承吉 等修 清 王士鈖 纂 景刊本
景宁县志一卷 清 周杰 修 清 严用光 等纂 景刊本
平阳县志三卷 符璋 等修 刘绍宽 等纂 景刊本
分疆录一卷 清 林鹗 撰 景刊本
玉环厅志一卷 清 杜冠英 等修 清 吕鸿焘 等纂 景刊本
南田县志一卷 厉家祯 纂修 景华达印刷公司排印本
光绪兰溪县志一卷 清 秦簧 等修 清 唐壬森 纂 景刊本
两浙金石别录二卷 顾燮光 撰 景民国九年序排印本
续修庐州府志一卷 清 黄云 修 清 汪宗沂 同纂 清 林之望 同纂 景刊本
桐城续修县志一卷 清 廖大闻 等修 清 金鼎寿 纂 景排印本
芜湖县志一卷 余谊密 等修 鲍寔 纂 景石印本
广德州志三卷 清 胡有诚 修 清 丁宝书 纂 景刊本
徽州府志一卷 清 夏銮 纂 景刊本
宁国府志一卷 清 鲁铨 等修 清 洪亮吉 等纂 景刊本
泾县志一卷 清 李德淦 等修 清 洪亮吉 等纂 景刊本
泾县石刻纪略一卷 胡韫玉 撰 景国粹学报第七十五期本
贵池县志一卷 清 陆延龄 修 清 桂迓衡 等纂 景活字本
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十七卷 安徽金石古物存真一卷 徐乃昌 撰 景安徽通志馆石印本 存真 景印本
南陵县志四卷 余谊密 修 徐乃昌 纂 景排印本
贵池县志一卷 清 李愈昌 修 刘廷銮 等纂 景刊本
寿州志二卷 清 曾道唯 等修 清 葛荫南 等纂 景活字本
亳州志一卷 清 袁登庸 纂修 景排印本
帝乡纪略一卷 明 曾惟诚 纂修 景刊本
盱眙金石志稿一卷 清 王锡元 等纂修 景刊本
滁州志一卷 清 熊祖诒 纂修 景活字本
全椒县志一卷 张其浚 修 江克让 等纂 景活字本
赣石录三卷 邵启贤 辑 景石印本
抚州府志一卷 清 许应鑅 同修 清 朱登澜 同修 清 谢煌 等纂 景光绪本
临川县志一卷 清 童范俨 修 清 陈庆龄 等纂 景刊本
宜黄县志一卷 清 张兴言 等修 清 谢煌 等纂 景同治本
广信府志一卷 清 蒋继洙 修 清 李树藩 等纂 景刊本
上饶县志一卷 清 王恩溥 同修 清 邢德裕 同修 李树落 等纂 景同治本
玉山县志一卷 清 黄寿祺 修 清 吴华辰 同纂 清 任廷槐 同纂 景同治本
贵溪县志一卷 清 杨长杰 修 清 黄联玉 等纂 景同治本
广丰县志一卷 清 双全 等修 清 顾兰生 等纂 景同治本
兴安县志一卷 清 赵扶友 纂修 景刊本
吉安府志一卷 清 定祥 等修 清 刘绎 等纂 景刊本
袁州府志一卷 清 兰玉玲 纂修 景刊本
宜春县志一卷 清 路青云 修 清 李佩琳 等纂 景刊本
清江县志一卷 清 潘懿 等修 清 朱孙诒 等纂 景刊本
新淦县志一卷 清 王肇赐 修 清 陈锡麟 纂 景同治本
分宜县志一卷 清 李寅清 等修 清 严升伟 等纂 景刊本
赣县志一卷 清 黄德溥 同修 清 崔国榜 同修 清 褚景昕 纂 景排印本
新喻县志一卷 清 文聚奎 同修 清 祥安 同修 清 吴增逵 纂 景同治本
南康府志一卷 清 盛元 等纂修 景刊本
九江府志一卷 清 达春布 修 清 黄凤楼 等纂 景刊本
德化县志一卷 清 陈鼒 修 清 黄凤楼 等纂 景同治本
饶州府志一卷 清 锡德 修 清 石景棻 纂 景刊本
乐平县志一卷 清 董萼荣 等修 清 汪元祥 等纂 景刊本
万年县志一卷 清 项珂 等修 清 刘馥桂 等纂 景刊本
德兴县志一卷 清 孟庆云 修 清 杨重雅 等纂 景同治本
湖北通志九卷 清 吴熊光 等修 清 陈诗 等纂 景嘉庆本
江夏县志一卷 清 王庭桢 修 清 彭崧毓 纂 景刊本
武昌县志一卷 清 钟桐山 修 清 柯逢时 纂 景刊本
咸宁县志一卷 清 陈树楠 等修 清 钱光奎 等纂 景光绪本
黄州府志二卷 清 英启 修 清 邓琛 纂 景刊本
德安府志一卷 清 赓音布 修 清 刘国光 等纂 景刊本
蕲州志一卷 清 封蔚礽 修 清 陈廷扬 纂 景光绪本
麻城县志前编一卷 郑重 修 余晋芳 纂 景排印本
安陆县志一卷 清 蒋炯 等原本 清 李廷锡 纂修 景刊本
襄阳府志一卷 清 恩联 等修 清 王万芳 纂 景刊本
京山县志一卷 清 李庆霖 等修 清 曾宪德 等纂 景刊本
南漳县志集钞一卷 清 沈兆元 修 清 胡正楷 纂 景同治本
南漳县志一卷 包安保 修 向承煜 纂 景石印本
枣阳县志一卷 梁如泽 等修 王荣先 等纂 景武昌正信印务馆排印本
光化县志一卷 清 钟桐山 等修 清 段映斗 等纂 景钞本
续辑均州志一卷 清 马云龙 等修 清 贾洪诏 纂 景刊本
兴山县志一卷 清 黄世崇 纂修 景光绪本
利川县志一卷 清 黄世崇 纂修 景光绪本
潜江贞石记八卷 甘鹏云 撰 景崇雅堂丛书本
善化县志一卷 清 吴兆熙 等修 清 张先抡 等纂 景刊本
武周州志一卷 清 黄维瓒 等修 清 邓绎 纂 景同治本
攸县志一卷 清 赵勷 等修 清 陈之驎 纂 清 王元凯 续纂修 清 严鸣琦 续纂修 景同治本
宝庆府志二卷 清 黄宅中 等修 清 郑显鹤 等纂 景道光本
新化县志一卷 清 甘启运 修 刘洪泽 等纂 景同治本
衡阳县志一卷 清 阎肇烺 修 清 马倚元 纂 景嘉庆本
清泉县志一卷 清 江恂 修 清 江昱 纂 景乾隆本
清泉县志一卷 清 王开运 修 清 张修府 纂 景刊本
衡山县志一卷 清 李惟丙 同修 清 劳铭勋 同修 文岳英 等纂 景光绪本
同治常宁志一卷 清 玉山 修 清 李孝经 等纂 景刊本
永州府志一卷 清 吕恩湛 等修 清 宗绩辰 纂 景刊本
桂阳直隶州志一卷 清 王敩灏 修 清 王闿运 等纂 景刊本
临武县志一卷 清 邹景文 修 清 曹家玉 纂 景刊本
桃源县志一卷 清 余良栋 修 清 刘凤苞 纂 景刊本

引言 乌巾山下旧居家《曲园自述诗》第1页,《春在堂全书》。

  俞樾像在山明水秀的浙江省德清县城关镇附近,有一座葱茏苍翠充满勃勃生机的江南小山,这就是乌巾山,又称乌山。山虽不高,却钟灵毓秀,充满了引人无限遐思的神奇色彩。传说古代有一个居住在这里名叫乌巾的人善酿美酒,便以此名山。也有人说乌巾山之名与三国时代的张宏有关,他好学不仕,篆隶皆精,飞白(又称“草篆”,篆貌隶骨,笔画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尤其入神,因常着乌巾所以号乌巾。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曾学习过他的书法作品,王羲之在吴兴做太守时曾在升山建吴亭纪念他,距这里不过百里之遥,张乌巾曾驻此游历,所以号乌巾山。这两个故事是俞樾在《题乌山土神庙壁》一诗中所提到的,见《春在堂诗编》乙丙编。在乌巾山南麓有一个平静祥和的小村子——南埭村,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逶迤而过,宽敞的河道里水流平缓,清澈见底,游鱼倏忽而动,嬉戏于水草细石之间。山水灵气孕育出人文之盛,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1821年12月25日),清末经学大师俞樾就出生在这里。

  德清俞氏家族先世微寒,并无谱牒传世,后来参考新昌、上虞俞氏家谱,才知道他们的十八世祖希贤公在元代迁居到德清东门外乌巾山南埭村,三世以后不可考。而清康熙初年明远公是俞樾的高祖,以佃耕为生,生子六人,年纪最小的天因公是俞樾的曾祖,也是务农为生。其子俞廷镳,也就是俞樾的祖父,一改世代务农的家风,耕读并重,学文有成。俞廷镳字昌时,号南庄,自幼聪慧过人,4岁时大人教他唐诗,便能出口成诵;6岁进私塾读书时便自觉努力,刻苦学习,后来补博士弟子员,入县学学习,但因生活所迫,只能在耕作之余卖文写字以维持生计,妻子戴氏则以养蚕纺织来补贴家用之不足,生活清贫。他虽然砥学砺行,然而一生偃蹇,直到70岁时才中举,名列第一。但主考官想到以他的年纪,皇帝可以恩赏举人,所以就游说他把名额让给了别人,结果皇上只恩赏了一个副榜。旧时乡试和会试因名额限制,没有能够列于正榜而文字优良者,于发榜时别取若干名,列其姓名于正榜之后,便称为“副榜”,并不能算作是真正中举。当主考官向他表示歉意时,他却坦然豁达地说:“留此以贻子孙,不更优乎?”这样的人品与气度在当时传为美谈。他在当时有手稿《四书评本》,后来俞樾亲自校订出版,并请曾国藩题写书名。俞樾的父亲俞鸿渐已经以读书为业,不事耕作,他纯穆和易,不苟言笑,最重承诺,常能急人之急,又善于奖掖后进,乡居于家时虽然从不疾言厉色,却在乡邻中有很高的威望,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式后一直失意于科场,一生以授馆为生。有《印雪轩诗钞》十六卷、《文钞》三卷、《随笔》四卷、读《三国志随笔》一卷等流传于世。此处关于家世的叙述见俞樾《述祖德篇》长诗,《春在堂诗编》己庚编第13、14页。《宾萌集》第31—38页《先府君行述》、《先妣姚太夫人行述》,《春在堂随笔》卷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中也有相关论述。

  当俞樾出生之时,父亲正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里。俞氏老屋有鹊喜楼,之所以叫鹊喜楼,是因为楼后面有一棵枝丫纵横的百年老樟树,树上有几个喜鹊窝,每天傍晚时分都能听到喜鹊归巢后叽叽喳喳的鸣叫声。这天晚上,整个鹊喜楼灯火通明却悄无声息,出出入入的身影透露出紧张的气氛,半夜时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终于打破了寂静,小俞樾来到人间,忙碌的人们也松了一口气。第二天家里便派人向千里之外的俞鸿渐报喜。《曲园自述诗》中曾说道:“乌巾山下旧居家,鹊喜楼头静不哗。一夜春风吹喜气,迢迢千里到京华。”俞樾出生之时虽已是十二月初二,但因为当时二十四节气中还没有过小寒,星命家认为还是十一月,不能算作腊月,而十一月为元枵月,《尔雅》中注元枵为“虚也”,俞樾因此认为自己一生虚名无实都与此有关。他的母亲姚氏出身于仁和望族,知书达理,因为过度操劳,在产后三天便开始生病,几乎危及生命,二十几天都没有下床,但想到小俞樾满月之日要戴的帽子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强打精神,靠在被子上亲自为儿子做了一顶小帽子。很多年后当俞樾回忆起这件事时还满怀感慨地说:“儒门淡泊候严寒,最是劬劳母氏难。”

  转眼间,俞樾已经4岁了,这几年还是和以前一样,父亲常年在外授馆应试,母亲在家里操持一切。父亲虽然不在家里,但还是时刻关心两个孩子的成长。这时俞樾的哥哥俞林已经12岁了,只能由母亲在家事之余教他认字并读一些简单、常见的书。在当时要参加科举应试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读书,而乡居闭塞,找一个好老师很困难。俞鸿渐对这种状态深表忧虑,和妻子商量后斟酌再三,终于决定举家迁至仁和县的临平镇,也就是姚氏夫人的娘家。临平距杭州很近,信息灵便,有比较好的学习条件。另外,俞鸿渐考虑到自己常年在外,母子几个的生活也可以受到娘家人的照应。这一年,4岁的俞樾尚在懵懂之中,对家乡也没有特别的留恋。自这次离开德清后,终其一生,俞樾都没有再回来居住,只是在两次战乱时回乡避乱,或者年年回乡祭祖而已,甚至在他百年之后都没有在故乡的祖坟中安息。

  移居临平后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而且充满乐趣的。当时的临平比德清要繁荣热闹得多,俞樾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元宵赏灯时的情景了。当时他们在史家埭赁戴家的房子居住,史家埭以史尚节翰林而得名,他是康熙丙戌年的翰林,史家本来是乡里大族,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后来村子就改为史家埭。俞家所租住的房子在潘桥附近,正好有一座临街的小楼,每年元宵节一家人都会兴致勃勃地登楼观灯,这时在外忙碌一年的父亲也已经回家,举家团圆,母亲在这个时候心情也格外地好。更何况这个时候,舅舅家的几个小表姐都会来一起看灯玩耍,小楼里热闹祥和,处处欢声笑语。俞樾最喜欢看上下翻滚、蜿蜒而行的龙灯,无论青龙灯还是白龙灯都动感十足,最不喜欢的是毫无特色的滚球灯。这样的情景在他幼年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年以后当他回忆这段生活时还提到:“年年史埭度元宵,笑倚楼头兴最饶。”后来他的学生张小云曾把他生平所游历的四十件事绘成一个图册,取名为《云萍录》,而《史埭春灯》便是第一幅图。

  童年还有一件让他很开心的事,那便是随母亲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在赭山港,距他们所住的史家埭不到一里路。母亲常常带小俞樾回娘家。舅舅和舅妈曾有过一个男孩,后来夭折了,只剩下四个女儿。他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慧懂事的小外甥,于是在俞樾7岁时又亲上加亲,把四女儿姚文玉许配给俞樾。姚文玉比俞樾大1岁,定了娃娃亲的孩子们依旧懵懵懂懂,并不了解这意味着什么,俞樾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个与他年龄相当的小表姐。虽然订了亲,但乡间并没有许多规矩,大人们也不刻意去强化这一点,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还是经常在一起嬉戏玩耍,以后数十年的伉俪情深当与此不无关系。当时他们最喜欢玩的便是鸠车竹马的游戏了,骑竹马主要是男孩子玩的,拿一根竹竿放在两腿中间,后头着地,前面用手把牢,指挥着它奔跑或停止。另外,汲水和泥,捏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再比比看谁的最像。或者就在家里捉迷藏,猜谜语。当时一起玩的,除了几个表姊妹之外,还有一个年龄相当的叫凤云的小婢女。他们还有自创的一个游戏。外婆的老房子后是一条小河,在后门处正好有一座小桥,叫戴家桥,每天傍晚,桥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斜斜的夕阳便可以把桥上的人影投射到桥畔人家的墙壁之上,他们几个最喜欢坐在后门的门槛之上,看对面墙壁上来来往往的人的影子,像是写意画,又像是皮影戏,随着时间的流逝,墙壁上人的影子也越拉越长,令他们开心不已。

  在临平安顿下来后,哥哥俞林便正式入私塾随老师读书,只有小俞樾天天在家里跟随母亲。母亲姚氏出身于仁和望族之家,有一定的家学渊源,知书达理,粗通经义。6岁在父亲的主持下开蒙,以后便开始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四书”。父亲为生计常年奔波在外,母亲独自在家里操持,辛苦自是不言而喻的,但她在这种情形下还是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在俞樾的记忆里,那时候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母亲便起床了,汲水生火烧饭收拾停当以后,在上午闲暇时分便口授“四书”教自己认字读书解经。因父亲不在身边,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父,但母亲对他的学习基本上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并没有过多的苛刻要求。当时小俞樾已经显露出著述的天分,9岁时他便把纸剪成书册的形状,然后在上面写字,自注其下。时光飞逝,一晃三年过去了,小俞樾便在这样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的学习。有了这样的基础,母亲便把他送进了私塾,继续读书。

  10岁的小俞樾第一次踏入私塾的大门,当时他就读于临平孙竹荪家的砚贻楼。孙家为东湖望族,孙氏是乾隆年间的大学士,与文靖公(孙士毅,字智治,号补山,谥文靖。乾隆时期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是近族。当时私塾的老师请的是戴贻仲先生,戴先生是俞樾祖母戴太夫人的侄孙,按家族辈分算来是他的从中表兄。孙家砚贻楼距俞樾所住的史家埭只有不到半里地的路程,小俞樾每天上午吃过早饭就去砚贻楼读书,午饭在孙家搭伙,有时也会在路边买个烧饼充饥,晚饭前再回来。当时随戴先生一起学习的还有三五个儿童,先生对小俞樾很关心,不知不觉中五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每年的束(学费)才三个银元,俞樾随之读了五年书,按月而计不足三百钱,后来俞樾常自言一生读书只花了这十五枚银元。

  童稚之年的俞樾已经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聪颖与见识,有些人在当时即已对他抱有很高的期许。《春在堂随笔》中曾记载了两则逸事,一是当他7岁时父亲为其向舅父求婚,当时舅母还有些犹豫,因为正好有个官宦人家也来求婚。处士黄公是舅母的弟弟,知道这件事后对姐姐说:“这么好的女婿还犹豫什么,错过了以后打着灯笼也难找呀。”正是这番话才打消了舅母的疑虑,欣然把女儿许配给了小俞樾。另一件事是在砚贻楼读书时有一次与主人孙竹荪先生一起吃饭,席间孙先生不住地夸赞小俞樾,这时在席的孙先生的侄子说:“两俞兄弟同样出色,日后肯定都可以出人头地的。”大俞指俞樾的哥哥俞林,当时他已与孙公的女儿订了亲。没想到孙公听了严肃地说:“不能这样说的,小俞并不仅仅是官场中的富贵之人,乃当代学脉的传人呀。”期许之高,自不待言。而小俞樾听了这些话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当时他刚开始学习八股文,为科举考试做准备,总是担心不合于程式,更不知可传者为何物,所以对孙公之言感到懵懵懂懂,但还是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殷殷期许之意。

  在孙家随戴先生读书五年之后,正好父亲已经离开遥远的京城,开始在客居常州的新安汪家做私塾老师,所以就把15岁的俞樾带到身边,亲自督促他学习,也正是在随父读书的这段时间,俞樾开始粗通经义。父亲把他们所住的三间书屋题为“醉经书屋”,取意潜心经典、沉浸其中之意。对俞樾来讲,第一次离乡的日子充满了新奇之感,他还记得自己在刚到那里的第二天便和父亲的两个弟子一起到当地的城隍庙里去玩,还买了一棵桂花树带回“醉经书屋”栽到了窗前,次月这株树就开了满满一树的桂花。那个秋天,他每天都是在淡淡的香气中入眠,早晨醒来后最先感受到的也是似有似无的桂花香。而俞樾生平的第一首正式的诗歌也作于此时。当时父亲所任教馆的主人姓汪,名君樵,他喜酒好客,每至菊花盛开之时都有赏菊之会,然后分题选韵,各赋菊花诗,有《兰陵菊花社诗》刊行于世。在常州城有一个专门种菊卖菊的老人,他的菊花在当时颇负盛名,那一年的赏菊之会便在老人城外的花圃之中进行。俞樾也随父亲一同前往,在这里,他见到了许多名贵的菊花品种,如霓裳、金线、满天星等,即兴而作《兰陵菊花歌》一首,第一句最有气势:“秋风秋雨兰陵城,绕城菊花如云平。”《兰陵菊花歌》,《春在堂诗编》乙甲编,第1页,《春在堂全书》。以下所引诗歌全部出于此书,不再一一注出,只在诗歌后以括弧形式标出诗题。穿行于菊花丛中,把酒临风,衣襟上也沾满花瓣:“归去不知满袖香,但惊飞满黄蝴蝶。”这首诗是俞樾平生第一首正式的诗歌,所以就编为《春在堂诗编》第一首。后来在回想这件事时他还认为这可能是一生的预兆,开篇赋诗便是咏菊花,预示着自己未来一生多有秋天的萧飒凄清之气。

乌山(现俗称乌牛山)俞氏家族

德清乾元镇东门城外十里许有座乌牛山,青山形似卧牛,简称乌山,也叫乌巾山,海拔119米。相传从前有个叫乌巾的人,善酿美酒,居此山得名。

据俞曲园先生说:“乌巾得名于张乌巾。三国吴张宏,字敬礼,吴郡人,好学不仕,常著乌巾,时人称为张乌巾。宏善篆隶,其飞白(书体名)妙绝,飘若云游,激如惊电。晋吴兴太守王羲之曾在吴兴升山(别名也叫乌山)造亭纪念他,名曰乌亭。”乌山南麓南埭圩,即俞曲园旧居所在地。俞曲园名樾,为一代经学大师,著有《春在堂全书》500卷。曾任杭州诂精舍(书院)山长(院长)31年,培育了大批人才,如章太炎、崔适及日本井上陈政等,都曾在他门下受业。曲园孙陛云(1868-1950),光绪二十四年(1899)探花。德清有3个状元,3个榜眼,他是最后唯一的探花。陛云子平伯(1899-1990)文学家、红学专家。

俞樾预言,竟然今天在无意中,见到关于俞樾的预言。

今天在网上瞎逛,竟然见到一个俞樾的预言,还是关于2012的,真是糊涂啦。呵呵,俞越对我来说太不陌生了,字曲园,因为我小时候我爷爷、奶奶等就在我耳边提起他了,因为他是我们俞家的骄傲,提起他,作为俞氏后人还是挺骄傲的,见到此文,倍感熟悉,不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变成预言家了。呵呵。

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历代成败与兴衰,
      祸有根苗福有基;
      不过循环一甲子,
      酿成大地遍疮痍。(这里不解释,前言而已,也是感叹)
    
    
      无端横议起平民,
      从此人间事事新;
      三五纲常收拾起,
      一齐都做自由人。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结束帝王主义。人民都想做自由身)
    
      才说平权便自由,
      谁知世界起戈矛;
      弱者之肉强者食,
      膏血成河满地流。
     (不久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雄竟逞各图强,
      各自分封各自防;
      道路不通商贾绝,
      纷纷海客整归装。
     (国共相争,以及日本投降回家。海客为海上来客)
    
      大邦齐楚小邾滕,
      百里提封处处增;
      郡县穷时封建起,
      始皇废了又重兴。
     (1949年之后的中国)
    
      几家玉帛几家戎,
      又见春秋战国风;
      叹息当时无管仲,
      茫茫劫运几时终?
     (国内乱,诸侯欲起,对国外有战争,无管仲之才的人来挽回局势,运乃已终)
    
    
    
      蜗触蛮争年复年,
      天心仁爱亦垂怜;
      六龙一出乾坤定,
      八百诸侯拜殿前。
     (此诗当指2012年情势。)
     
      人间从此又华胥,
      偃武修文乐有余;
      壁水圜桥观废礼,
      山岩屋壁访遗书。
     (朝中明争暗斗已多年,天地垂怜,有新主出。估计就是紫微圣人。天下归顺,中国得以太平。)
    
    
      天地原来张弛弓,
      略将数语语儿童;
      悠悠二百余年事,
      都付衰翁一梦中。
     (红尘一梦,几家兴,几家亡?累死多少英雄汉?)
    
     我国清朝末年的著名国学大师俞樾,他生于1821年,字荫甫,号曲园,道光年间进士。曾经做过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他的著作有《春在堂全书》四百六十四卷。死于1907年2月5日,那时辛亥革命还在准备。
      他临终的情况很有一些戏剧性。据《陶庐老人随年录》记载,俞大师在临终前忽然叫他的儿子把笔墨纸给他,他就写了九首七言绝句,然后说:“今后两百年的国家和世界大势,都在这九首诗中了,第一首是总论,第二、三、四首是前一个100年,后面的五首是后100年。”说完就离开了人世。 

上面的解释可能有点牵强附会吧,具体哪来这一出也不清楚,不知是否是真的在临终前所写也不清楚,不过俞越就出生地,也就是我们的出生地,在南埭圩,就是那河的边上,当然那河现在还在还是重要的航道,俞越当初捐助的石板桥现在亦然存在,桥两边所提对联也依稀可见,至于故居肯定是没了,但是他出生也家庭不是很富裕,哪来豪门故居,还有想说的是原来有一宗祠,当然在后来这么乱的社会下已在火灾中荡然无存。至于那些故居什么的,只有在与世隔绝,与外部联系不大的地方才好保存。

俞姓男孩起名参考

俞谦棉 俞乐湃 俞任齐 俞江华 俞习岚 俞胤杰 俞励知 俞泰岸 俞泰永 俞 赞 
俞昌熙 俞佳炎 俞 玄 俞东志 俞若赞 俞炜靖 俞嘉迟 俞伙薄 俞淼路 俞皑功 
俞列鹤 俞沃逸 俞菁佳 俞劝劲 俞福羿 俞甜尚 俞 咏 俞谦菲 俞幅彬 俞淮幸 
俞 绍 俞结颖 俞灵易 俞思梦 俞亨勳 俞 锡 俞星年 俞梁皋 俞雨鹤 俞泰豪 
俞始诚 俞盼彬 俞德修 俞搏悦 俞颖翼 俞 釜 俞瑶前 俞结甫 俞亮震 俞渭歆 
俞昕信 俞蔓琦 俞栾拓 俞槐伍 俞若时 俞办阳 俞松里 俞宪义 俞贯纯 俞若荔 
俞雨甫 俞萌汐 俞 劲 俞龙昇 俞珂叔 俞润格 俞桂亮 俞锵艺 俞才炜 俞來渝 
俞清秋 俞仰超 俞进明 俞傍堂 俞建国 俞阐纪 俞 格 俞必奇 俞科锵 俞觉革 
俞乐琪 俞言澄 俞子蒙 俞波章 俞秉靖 俞攀笙 俞 法 俞偌爽 俞寒贤 俞翊迢 
俞政盛 俞负东 俞弘品 俞健烽 俞贵伯 俞感安 俞岳楚 俞彬基 俞荣伦 俞 彬 
俞竹德 俞淡京 俞洋胤 俞毓宇 俞轩钊 俞乐亮 俞赣千 俞仲茁 俞翠丹 俞励广 
俞宠瑞 俞翔永 俞基程 俞修可 俞亭良 俞 谦 俞治渝 俞培宝 俞捷宁 俞龙夏 
俞知弈 俞卉思 俞敬知 俞翼炎 俞瑞革 俞钧可 俞舟津 俞戚乐 俞御茗 俞俐鸿 
俞轩谱 俞 铎 俞成豪 俞山龄 俞骞烨 俞办新 俞鸿军 俞辅匡 俞纤云 俞行邦 
俞 备 俞毓贤 俞上柯 俞浪东 俞德萌 俞汐振 俞倌鸿 俞瑞舜 俞江点 俞熊枫 
 
 

俞御茗 2007-08-12 02:25
俞正秀 俞哥杰 俞赐会 俞 睿 俞挺世 俞纤沛 俞耀蔚 俞昱哥 俞长徽 俞镇知 
俞致玉 俞根翔 俞记经 俞欢澄 俞徽涪 俞等弘 俞昼向 俞付运 俞广劲 俞涣南 
俞练培 俞览腾 俞耿根 俞 容 俞羽佩 俞可大 俞昌奎 俞雨釜 俞琢青 俞斐敬 
俞翰邦 俞涧焯 俞繁春 俞霆菘 俞骞延 俞蔽壁 俞祯翊 俞 禧 俞奎克 俞裕荷 
俞 坤 俞键联 俞共楠 俞修宙 俞礼祥 俞鸿彪 俞稻翰 俞茗哲 俞瑶耿 俞毅会 
俞愿禄 俞筹运 俞众臻 俞蔚封 俞御幼 俞知磊 俞珩昼 俞舱玉 俞前江 俞昌赫 
俞纹阳 俞觅儒 俞勤兢 俞良佛 俞 韦 俞纪季 俞并相 俞暖振 俞京仔 俞山子 
俞促戚 俞歆祥 俞茂理 俞 诞 俞肯若 俞曙昭 俞昭锐 俞祖翼 俞 宣 俞楠昌 
俞伦庆 俞茂愿 俞嘉农 俞舱攀 俞毖卓 俞哥纪 俞俭靖 俞节珑 俞星高 俞修霄 
俞促承 俞巩灵 俞福琳 俞俊蜀 俞菘洋 俞湖科 俞灶代 俞弘升 俞冻争 俞亨常 
俞草平 俞 谱 俞运祥 俞震修 俞肖和 俞偌强 俞越棉 俞禄聪 俞福怀 俞维谡 
俞 桂 俞平翀 俞迅坤 俞操西 俞柯绍 俞襄游 俞延潮 俞邦勇 俞 冲 俞兆轮 
俞蔓风 俞守伟 俞毖双 俞珐佑 俞笔堂 俞盼仲 俞琪凯 俞归西 俞矗铿 俞锋岚 
俞量松 俞谷水 俞逢桦 俞葛淦 俞才致 俞愿福 俞诚楼 俞菁轮 俞斗桓 俞宁跋 
俞澄羿 俞全诺 俞召和 俞洲骏 俞绍峥 俞辨健 俞 湘 俞迅欣 俞 朋 俞淮钊 
俞超德 俞铿昕 俞天丹 俞亮宾 俞珑深 俞永伯 俞倍古 俞來乔 俞成夕 俞绍翼 
俞君钢 俞 滕 俞巩茗 俞炼舟 俞届偌 俞悲昌 俞示平 俞童翘 俞埂施 俞伊枝 
俞皓勇 俞丛城 俞夏昇 俞 鸿 俞节章 俞宏棋 俞炯耿 俞蔚点 俞树纪 俞皋帜 
俞效运 俞意仁 俞昱桓 俞仰鹏 俞麒容 俞发格 俞亨丞 俞想峦 俞东荔 俞 伟 
俞更封 俞英边 俞满永 俞 争 俞财静 俞飘英 俞习涛 俞木远 俞诞才 俞飞纪 
俞辩施 俞学熙 俞毅怀 俞睦隆 俞禄帆 俞 伯 俞凌岚 俞火曼 俞太欣 俞河奕 
俞优琳 俞新堂 俞衷千 俞彩木 俞满鸿 俞庚峪 俞介钊 俞负翼 俞宇亮 俞史偌 
俞 光 俞文丙 俞界建 俞变纳 俞庄铿 俞骋雪 俞学谦 俞宏冬 俞良郎 俞定汉 
俞 淮 俞德新 俞隐澄 俞瑰贝 俞盼顺 俞护菘 俞光达 俞察浩 俞坚丁 俞祥赋 
俞刚堂 俞脉麒 俞键诚 俞雨岳 俞鹏奋 俞开沛 俞小纪 俞简圃 俞 峪 俞策育 
俞芹骏 俞衷鑫 俞泽竹 俞满亮 俞键丰 俞平子 俞悠睿 俞泰田 俞泛亮 俞愿爽 
俞风玉 俞勳品 俞榕其 俞昭超 俞超利 俞会溢 俞伊虎 俞亭秋 俞庚润 俞开友 
俞军志 俞羿方 俞昔胤 俞岩奇 俞伍翼 俞东壮 俞刚诺 俞踌根 俞约岩 俞党骋 
俞逞淦 俞觉晨 俞以察 俞逞庚 俞健双 俞其菁 俞桥來 俞添雄 俞均樵 俞务理 
俞金佩 俞季震 俞剑祈 俞福蔚 俞深俩 俞必银 俞勳栋 俞衔帜 俞川晨 俞笔如 
 

俞御茗 2007-08-12 02:25
俞广羽 俞爽屏 俞细班 俞菲丘 俞万淳 俞斌成 俞茗万 俞之文 俞贤永 俞越冬 
俞柯鑫 俞亭皋 俞文霄 俞骋昌 俞杰嘉 俞茗津 俞灵栋 俞卉志 俞舱鲜 俞东善 
俞 荷 俞凌廷 俞研松 俞光伦 俞雄润 俞潮甫 俞 百 俞镇先 俞力萌 俞少浩 
俞山锦 俞勇牧 俞星仲 俞冬翔 俞必奕 俞愿经 俞彬彩 俞劲励 俞舒发 俞 荣 
俞健庚 俞 细 俞献穗 俞舟白 俞钱强 俞泽锋 俞吟奕 俞友佟 俞界跋 俞佛力 
俞进朋 俞灶欣 俞永胜 俞政銮 俞颁若 俞弄广 俞备麒 俞印晨 俞徽扁 俞选贝 
俞 文 俞振辉 俞丹甜 俞冠艾 俞资共 俞亮牧 俞涵纳 俞焱江 俞波儒 俞孝庸 
俞颢常 俞薄文 俞朴壮 俞瓢稚 俞偌彬 俞封之 俞根时 俞涌诞 俞盖钢 俞力古 
俞盛察 俞纹三 俞旬鸥 俞 德 俞示廉 俞召震 俞越竹 俞莉武 俞克延 俞漂保 
俞霏风 俞邦东 俞星树 俞涣节 俞波廷 俞盛研 俞储誉 俞晤菲 俞党牛 俞翔祈 
俞杰朋 俞迈鹊 俞跋彤 俞翼雄 俞虎诚 俞汐赞 俞津孝 俞若琦 俞负熙 俞振烈 
俞悟德 俞昌堃 俞如枝 俞祯睿 俞逊麟 俞勤童 俞丙冠 俞敞解 俞 辉 俞巾策 
俞霖英 俞百学 俞枫帅 俞蔚利 俞宙满 俞宙瑁 俞发三 俞锡裕 俞善贯 俞南宣 
俞坚励 俞炎岸 俞鹏国 俞起隆 俞冠嘉 俞夕若 俞皋德 俞先斌 俞衷永 俞良章 
俞寒志 俞行澜 俞超岳 俞巾生 俞垂共 俞毓瑁 俞宣火 俞蔚添 俞欣庆 俞乔木 
 

俞御茗 2007-08-12 02:25
俞基雄 俞肇伍 俞聚伟 俞荡鹏 俞洲百 俞登登 俞吏继 俞祯先 俞保俊 俞来泽 
俞颜昇 俞克发 俞芹修 俞运夷 俞磊雨 俞 舒 俞 冠 俞财祯 俞可世 俞淳锦 
俞崇仁 俞蒲丞 俞思仁 俞辰标 俞 家 俞胜振 俞鑫丙 俞锐琰 俞衷兆 俞 夜 
俞 海 俞善招 俞镇和 俞其盛 俞立宗 俞 真 俞标裔 俞 广 俞 秩 俞任吉 
俞里伯 俞澄荷 俞比毓 俞松岩 俞遍卫 俞席贤 俞顺家 俞祖义 俞斌东 俞亿炎 
俞峰焕 俞褒相 俞菲奇 俞裕财 俞鹄耿 俞 松 俞皆财 俞羡弘 俞争河 俞道夕 
俞 汐 俞路节 俞想环 俞男宁 俞牧界 俞显清 俞仲启 俞纪征 俞豆营 俞珑敦 
俞羽亿 俞沛延 俞均仲 俞问迢 俞楠瑁 俞礼义 俞荡昆 俞勳信 俞剑仁 俞麦涛 
俞帮伟 俞良太 俞友善 俞禧钧 俞力臻 俞 佩 俞 梦 俞逢亨 俞仔秀 俞蜀隆 
俞诺堃 俞原保 俞然凯 俞腾国 俞钦栋 俞愿吟 俞孝健 俞宇巍 俞臣立 俞偌志 
俞胜峙 俞尔勇 俞之银 俞法勳 俞愿磊 俞文培 俞圃顾 俞亮政 俞茗澄 俞 添 
俞显洲 俞耿杰 俞捷丰 俞亿裔 俞之策 俞莘莱 俞双麟 俞畅均 俞编骏 俞科东 
俞立宗 俞升聚 俞鹊开 俞东佛 俞烽登 俞 管 俞尝时 俞 淦 俞宜诚 俞缅翀 
俞竹锋 俞莱时 俞经廉 俞鹏翘 俞瑶田 俞瓢楷 俞誉谡 俞凡武 俞并聪 俞之舍 
俞凯芹 俞勳学 俞 利 俞睿宗 俞编修 俞家舟 俞莘松 俞晨双 俞大刚 俞规棋 
俞东中 俞奋先 俞沧隆 俞召申 俞发赞 俞群嘉 俞传联 俞沧纹 俞孟常 俞约靖 
俞 岩 俞奥宪 俞颖思 俞湖珂 俞季庄 俞策房 俞绍儒 俞竞彬 俞冲亨 俞凯沛 
俞南喜 俞钦巍 俞坤保 俞杜根 俞峥彩 俞蔚楠 俞金诺 俞屏盼 俞届榕 俞帛彦 
俞熙夷 俞文顺 俞舒堂 俞淦更 俞俊睿 俞遇皆 俞德泽 俞幅同 俞脉景 俞沛涵 
俞纤仲 俞 凯 俞蒙修 俞效鹤 俞舒拓 俞 宇 俞甫霄 俞振弘 俞兵拓 俞宜政 
俞淦莱 俞湘昼 俞南盛 俞修讯 俞清荣 俞军辰 俞 匀 俞瑞俩 俞青祥 俞东坚 
俞前经 俞管幸 俞漳强 俞丞仁 俞博清 俞懂樵 俞诞昕 俞焯功 俞若若 俞莱东 
俞 皓 俞充权 俞奋爽 俞渝英 俞睛琛 俞麟翊 俞律准 俞荡雄 俞僖志 俞瑶峙 
俞欢中 俞凉翔 俞全洪 俞勳谦 俞聪春 俞幼建 俞豆宪 俞暗华 俞树天 俞炳衷 
俞伊里 俞畅赫 俞望威 俞连言 俞夏鸿 俞生谱 俞勇茗 俞独全 俞武炯 俞育焱 
俞 诺 俞匀爽 俞沛翔 俞招侨 俞弘泰 俞金祥 俞誉坚 俞隐衍 俞云漳 俞光衍 
俞礼浩 俞苏延 俞翔海 俞淳有 俞淡东 俞蒙峦 俞朴朋 俞帮祯 俞丰舟 俞规一 
俞湃秩 俞 帮 俞茂佛 俞雨华 俞蔚彪 俞逊添 俞 堂 俞帮善 俞宪岳 俞 匡 
俞爽茂 俞 琦 俞彪鼎 俞秀磊 俞 祥 俞丙羽 俞舟宁 俞克深 俞康敬 俞高圣 
俞儒章 俞荡纯 俞枝茗 俞裁染 俞霆德 俞任清 俞源雨 俞嘉彬 俞男羿 俞肇安 
 

俞御茗 2007-08-12 02:25
俞纳育 俞茁磊 俞共楚 俞乐雄 俞栋石 俞琛哲 俞柱树 俞昌东 俞冠质 俞孝保 
俞童皓 俞力勳 俞尉搏 俞亿宁 俞小广 俞赐滕 俞 单 俞荔时 俞荔蔓 俞继爽 
俞宗继 俞 壁 俞晨谡 俞枫力 俞 颂 俞育知 俞銮鸥 俞彬翔 俞坚新 俞汐修 
俞仁北 俞宾臣 俞里全 俞盎征 俞策韦 俞方裕 俞涛南 俞泽伦 俞尝牛 俞垂琰 
俞 盛 俞希斗 俞珑盛 俞瑰銮 俞剑民 俞 有 俞露会 俞路朋 俞互大 俞 锦 
俞知荷 俞豪勇 俞宗程 俞善蒲 俞振颢 俞宜浩 俞便茗 俞琛祥 俞逊城 俞葛先 
俞鲜顺 俞亨封 俞瑞连 俞孝格 俞衍飞 俞敬睿 俞友宜 俞代冠 俞邦坚 俞弘泉 
俞凉骋 俞赋生 俞捷烈 俞尚茂 俞津毅 俞进帮 俞颁准 俞坤良 俞保达 俞震格 
俞磊桂 俞余三 俞容弥 俞耀泽 俞存迪 俞龙欣 俞良相 俞通继 俞辅宇 俞善亨 
俞赣杰 俞伊臻 俞辽庆 俞肇有 俞宣可 俞泰浩 俞翔丰 俞磊辉 俞牵搏 俞麟毕 
俞霄汝 俞德大 俞易舍 俞庚赫 俞楷胜 俞杰寒 俞仙扁 俞办鲜 俞启戚 俞敬鲁 
俞 危 俞渐锵 俞溢棠 俞宪偌 俞宏泰 俞贵毅 俞放少 俞树湖 俞有麟 俞菲俊 
俞尚正 俞鸿登 俞进意 俞楠润 俞庆雄 俞松埂 俞 佩 俞瑰凌 俞舜虎 俞偌锵 
俞滔炳 俞仓翔 俞党望 俞颖联 俞础元 俞根堂 俞常田 俞泰烨 俞珂加 俞沃竹 
俞亨致 俞冶蒲 俞夏熹 俞棋资 俞雨滕 俞持思 俞方澄 俞茂燊 俞端经 俞滕毕 
 

俞御茗 2007-08-12 02:25
俞元昇 俞贤书 俞福盖 俞仁飞 俞荔仁 俞亮党 俞易福 俞堂帆 俞腾悠 俞恋康 
俞川丘 俞栾纹 俞京潮 俞歆舒 俞 栾 俞依杰 俞哲禄 俞咏汐 俞漂翼 俞编吟 
俞鉴竹 俞尉纹 俞和利 俞晨均 俞西熙 俞孝利 俞成浩 俞柱如 俞发川 俞靖新 
俞廷仲 俞峙年 俞佳添 俞峥楷 俞宇康 俞夕程 俞亮烨 俞徽南 俞博春 俞良炎 
俞锐理 俞偌勇 俞选申 俞常淦 俞衷龄 俞正朋 俞可攀 俞润佳 俞编卓 俞珂征 
俞开湃 俞钦浪 俞大继 俞录固 俞牛汇 俞配边 俞石波 俞亮翘 俞晨晋 俞溢曙 
俞琳丹 俞 宇 俞舱泽 俞祖诚 俞荐皓 俞魁灵 俞致樵 俞冲夕 俞胜仆 俞户少 
俞宪昇 俞琰子 俞立瑞 俞京岸 俞青朗 俞善曦 俞两舟 俞悠盼 俞嘉嘉 俞杰蔓 
俞三烈 俞凉吉 俞施鹏 俞心瑁 俞牧麟 俞翱修 俞清斗 俞隆靖 俞晨翊 俞富鲁 
俞庭良 俞石克 俞庄笙 俞岩君 俞望裕 俞声健 俞震晨 俞超星 俞 熊 俞广明 
俞迅发 俞远灿 俞亮城 俞羽东 俞钊悦 俞 顺 俞昆佛 俞盼昭 俞服翔 俞长国 
俞若侠 俞玻修 俞梨俊 俞顾准 俞子楼 俞琦代 俞信跃 俞结尚 俞钦毅 俞生溢 
俞沧宙 俞博健 俞迪沛 俞余伦 俞皓毕 俞欣可 俞岳俩 俞蔓贯 俞研悦 俞旭炎 
俞凌希 俞解知 俞祥绍 俞清开 俞锵轮 俞弘贡 俞东熙 俞襄玄 俞展丘 俞颖中 
俞茂熊 俞汐晋 俞潮国 俞埂贤 俞纯汝 俞新戚 俞琦祥 俞路钧 俞偌元 俞鹏之 
 

tsingboy 2007-09-30 16:13
俞览琛 俞裔泰 俞晞琛 俞惠奇 俞加赐 俞凯杰 俞睦运 俞弘仁 俞 年 俞全玉 
俞耙钦 俞凉坚 俞冻世 俞沁峦 俞届显 俞强政 俞知德 俞端中 俞服醒 俞鸥御 
俞醇叙 俞铮晨 俞高相 俞 哥 俞荐臻 俞 旻 俞辽界 俞源城 俞 众 俞匡曼 
俞奉艺 俞导佳 俞责博 俞 穗 俞妙龙 俞郎世 俞品图 俞轮扁 俞镕斐 俞坚敬 
俞赐烈 俞泰僖 俞喜倌 俞奥东 俞建嶷 俞 永 俞纯澜 俞珪茗 俞露石 俞攀夜 
俞海淮 俞焕纯 俞友理 俞福细 俞翔骏 俞宇景 俞渝飘 俞练备 俞涪官 俞令功 
俞杜仲 俞彪谷 俞臻臣 俞蒙希 俞 力 俞丙釜 俞弃宁 俞始捷 俞佳田 俞效大 
俞辰民 俞幸辉 俞楼琪 俞瑾静 俞齐亮 俞选巍 俞郎岩 俞付莘 俞楠瑞 俞汜凌 
俞彪珐 俞鲜青 俞坤时 俞汉大 俞览珩 俞朗众 俞繁越 俞郁艺 俞昔升 俞明佩 
俞宗顺 俞旬贝 俞轮儿 俞纹亿 俞幸理 俞冶弥 俞秉捷 俞牧格 俞辉流 俞桥起 
俞龄序 俞虎哲 俞烽笙 俞登可 俞豪贝 俞彪帮 俞艺宓 俞界松 俞庸菘 俞爽御 
俞烽愈 俞敞心 俞摇秀 俞卓纪 俞棋方 俞淮赞 俞懂文 俞渝松 俞烈秩 俞 楼 
俞秩恒 俞望锵 俞帛沃 俞导衍 俞学质 俞帛潮 俞虔照 俞晤前 俞琳蔚 俞达君 
俞君振 俞逸帆 俞龙佛 俞竟贝 俞 希 俞夜菘 俞高吟 俞耿焱 俞丹可 俞鸣仆 
俞烨伙 俞昊奋 俞源彪 俞义君 俞东道 俞尧伯 俞辟蒙 俞策英 俞逻尉 俞悌连 
 

tsingboy 2007-09-30 16:13
俞京银 俞仲冲 俞震联 俞峰谆 俞 坚 俞固旭 俞孰管 俞帆坚 俞赋单 俞端尹 
俞柏尚 俞拥嶷 俞鸥开 俞常茗 俞国泽 俞效堃 俞胜向 俞襄班 俞贞棋 俞洪赫 
俞建峰 俞 廷 俞规棠 俞翘稚 俞蔼蜀 俞沐史 俞细志 俞竹旻 俞越鲁 俞瑁乐 
俞光子 俞 冉 俞印芹 俞宙浩 俞奥龄 俞感义 俞庭卓 俞愿洋 俞 葛 俞津舍 
俞充伊 俞伯天 俞巾梦 俞声毓 俞艾贡 俞生逸 俞边歆 俞敬楠 俞 海 俞宗德 
俞尹广 俞满圣 俞言谦 俞约柱 俞弘隆 俞 桂 俞渊牛 俞隆庚 俞 书 俞隐缘 
俞昧升 俞漂余 俞蒲磊 俞暖平 俞灵淳 俞衷跃 俞般曙 俞牧念 俞筹琢 俞妙御 
俞谦旻 俞冰琪 俞方武 俞 菘 俞脉铭 俞操解 俞信震 俞会津 俞稚古 俞栾营 
俞强琅 俞匡琳 俞边奕 俞颖睿 俞守棋 俞蔓子 俞珪峰 俞革敬 俞逸佩 俞楼宪 
俞 帆 俞炜苞 俞谆大 俞 昕 俞峙昶 俞向朴 俞良城 俞蜀照 俞渐嶷 俞治游 
俞邀光 俞轮宗 俞旬牛 俞业秩 俞江醒 俞 望 俞壮智 俞令栋 俞俩联 俞俩毕 
俞资本 俞利早 俞湖献 俞杰冬 俞努名 俞学强 俞宙兆 俞协汉 俞珍菁 俞雨西 
俞代敦 俞量真 俞厉霆 俞火川 俞泽祎 俞益胥 俞 苏 俞沧湃 俞诞亨 俞子翔 
俞配玄 俞胜皓 俞睿珩 俞辩康 俞蔓愿 俞缓光 俞叙共 俞邀致 俞琦扁 俞逞标 
俞伦厚 俞巩兢 俞柯旭 俞杜晨 俞配峪 俞源鹊 俞基真 俞进赣 俞漂萌 俞 秀 
 

tsingboy 2007-09-30 16:13
俞曲法 俞昊照 俞赋瑾 俞世鲜 俞进蜀 俞感尹 俞 楷 俞质幼 俞编静 俞互斌 
俞翊廉 俞弃富 俞度应 俞操轮 俞御军 俞渔艺 俞一江 俞丁坚 俞悲节 俞崇宙 
俞銮序 俞肖缘 俞露缘 俞菘宙 俞缅策 俞昊俭 俞锡方 俞健余 俞钦御 俞龄逸 
俞峦连 俞冉兆 俞丙科 俞编江 俞发群 俞倡开 俞贝思 俞丁秋 俞敖均 俞庸祖 
俞匀悠 俞琮庭 俞服曙 俞扁班 俞具福 俞混付 俞促昌 俞博广 俞茗韦 俞珐徽 
俞露单 俞史流 俞愿蒲 俞伙虔 俞家旺 俞桂牛 俞晋劲 俞鲁里 俞劝闰 俞常昭 
俞阿善 俞圭加 俞纪宜 俞泳上 俞涵飞 俞备淳 俞茁庆 俞岚霏 俞当南 俞菲禧 
俞牡家 俞翀枫 俞承丁 俞叔连 俞拥仆 俞霄厦 俞初瑞 俞灶武 俞致燊 俞誉光 
俞荣厚 俞待诚 俞示融 俞乃升 俞岸柯 俞稻君 俞治环 俞房党 俞城尉 俞财芹 
俞予彪 俞富格 俞舱龙 俞垂羿 俞荡甫 俞财裔 俞秀武 俞窍晞 俞博富 俞楷霭 
俞 荷 俞节谦 俞辽察 俞顾和 俞勇侨 俞栾研 俞可春 俞 炳 俞庆汇 俞钢运 
俞觉洪 俞备鹤 俞珩汜 俞冻柯 俞若经 俞润福 俞矗融 俞阳育 俞官祖 俞 枫 
俞明荔 俞叔祈 俞夏腾 俞范策 俞魁江 俞才淳 俞逻凡 俞宾丰 俞楷霄 俞便宜 
俞宾滨 俞 溢 俞汇逸 俞扬飞 俞谚京 俞稻帅 俞虎霄 俞广钢 俞添锋 俞京鸣 
俞并戚 俞 琰 俞竟承 俞奋强 俞业留 俞 春 俞淼隐 俞充魁 俞伍桥 俞护可 
 

tsingboy 2007-09-30 16:13
俞发枝 俞棠晨 俞益丙 俞斐哲 俞放棉 俞年峰 俞炜儒 俞枝鹄 俞牧文 俞务知 
俞双苏 俞霆庆 俞艺向 俞畅迅 俞宇房 俞图信 俞觅百 俞其昱 俞备解 俞暮巍 
俞以星 俞航均 俞谷渝 俞刚卫 俞森珂 俞楼钢 俞萌大 俞敦琢 俞珂灵 俞纤博 
俞茗跋 俞尉林 俞皓颜 俞耙丙 俞壬信 俞永鹊 俞并胤 俞 固 俞道贤 俞添夷 
俞烨魁 俞燃廷 俞 湃 俞丁飞 俞庆才 俞津孝 俞泛国 俞卉毓 俞治峪 俞涪亨 
俞木旭 俞之帜 俞汝全 俞传楙 俞骋苏 俞昌星 俞础彤 俞厚琮 俞缓巍 俞境敦 
俞厉谷 俞长锐 俞菘圃 俞品轮 俞时庚 俞互聚 俞灏昌 俞之隐 俞冶潮 俞琪焯 
俞昼图 俞航建 俞惜竹 俞润帜 俞付匀 俞瓢业 俞材贝 俞盛潇 俞孟扬 俞霆栋 
俞 真 俞辰树 俞伴珩 俞田贯 俞田岩 俞俩祈 俞当琪 俞赣稚 俞 飘 俞立盖 
俞科立 俞 捷 俞衷西 俞宝雪 俞伦霭 俞辩瑁 俞登鑫 俞尝秩 俞茂谡 俞均名 
俞诞圃 俞朗振 俞雪善 俞付昱 俞克俐 俞柏桥 俞权融 俞矗笛 俞粮来 俞相凉 
俞琰单 俞观余 俞江杜 俞领泽 俞瑰江 俞前杰 俞霄薄 俞泛连 俞哥滕 俞渔苞 
俞席春 俞志臻 俞恋延 俞替海 俞仲夕 俞晨晋 俞烈段 俞独菲 俞孝白 俞宪百 
俞秀盛 俞尘徽 俞声炎 俞徽风 俞林士 俞潇堂 俞游毕 俞鹊甜 俞尹辰 俞满伊 
俞半润 俞 宇 俞稚安 俞夜昇 俞静满 俞策昶 俞朴宏 俞培舍 俞祈会 俞鹏帅 
 

tsingboy 2007-09-30 16:13
俞丹里 俞持竹 俞待灶 俞具裔 俞珐才 俞吟强 俞夏宙 俞敬烽 俞小庚 俞璨佳 
俞桓萌 俞自嶷 俞图进 俞霖艺 俞瑛励 俞少更 俞群善 俞士镜 俞炎漳 俞冉学 
俞杜席 俞皋国 俞泰豪 俞儒谷 俞帜危 俞菊贝 俞承经 俞锡敏 俞曲纳 俞 策 
俞礼童 俞少奎 俞炼军 俞盖冰 俞炎共 俞颁继 俞亨莱 俞遇谷 俞勉泽 俞约佑 
俞独冲 俞 彤 俞丛仁 俞挺中 俞雄洋 俞有鸿 俞绍欢 俞思申 俞延圃 俞元琦 
俞恩麟 俞必朋 俞凡喜 俞相夏 俞泰柏 俞飘颖 俞务昕 俞保云 俞帮凡 俞威继 
俞凌亮 俞纹羽 俞遍君 俞众翼 俞单钧 俞仙銮 俞宣珑 俞 更 俞钦沛 俞新心 
俞柱信 俞涣流 俞畅浩 俞羡跋 俞 鼎 俞家僖 俞岳池 俞爱泰 俞榕廷 俞双匡 
俞弃海 俞瓢冰 俞度亮 俞 骋 俞国封 俞谆辰 俞岳俐 俞葛铭 俞施棠 俞 江 
俞友刚 俞半富 俞焯蔓 俞良言 俞谡峙 俞龙枫 俞昱戚 俞繁农 俞炎序 俞 凯 
俞潇权 俞峪震 俞尔励 俞映珐 俞并佩 俞龄启 俞眺颖 俞程军 俞席楚 俞枫千 
俞甜征 俞祖薄 俞叙丰 俞流健 俞敖灿 俞赫力 俞邀映 俞徽鹏 俞深漳 俞嘉乐 
俞枝儁 俞桥淦 俞圣遥 俞朝可 俞名山 俞稻鼎 俞潮佩 俞傍佩 俞雪儿 俞余欣 
俞阿雨 俞效曲 俞轮杜 俞律栋 俞时海 俞漂赣 俞讯昶 俞约军 俞翠田 俞 燊 
俞促春 俞结良 俞 安 俞炎声 俞吉震 俞靠铭 俞琪烨 俞甘欣 俞照秀 俞裔施 
 

tsingboy 2007-09-30 16:14
俞庆铭 俞纤涪 俞言民 俞敞逊 俞江峥 俞帜桦 俞务单 俞珪斐 俞河有 俞紊丞 
俞磊楙 俞昆付 俞真任 俞恋策 俞渐栾 俞欢培 俞霄珐 俞召汇 俞稳麒 俞逊卓 
俞柯朔 俞燊古 俞延骞 俞准莘 俞争靖 俞科岸 俞翼仔 俞溢运 俞乐若 俞延峙 
俞栋力 俞艾欢 俞础缘 俞智冉 俞瑛來 俞德哥 俞锐曙 俞克纪 俞辨晨 俞皑继 
俞麟斌 俞宙驹 俞敦萌 俞包礼 俞繁赐 俞彦侠 俞领应 俞恩春 俞昊征 俞宇倌 
俞士谆 俞定连 俞品南 俞悠遥 俞牧南 俞 潮 俞卫淮 俞弈名 俞星赞 俞 兵 
俞晶攀 俞跋东 俞劲凉 俞霏量 俞皑樵 俞裕森 俞 业 俞篱羿 俞窍宁 俞申盛 
俞秩光 俞宠鸿 俞办仲 俞耙有 俞储质 俞年淳 俞骞春 俞昼铎 俞纤太 俞施显 
俞灼义 俞颢莘 俞惜皋 俞结伟 俞毖益 俞栋礼 俞逞岸 俞半锐 俞权晨 俞诺汉 
俞律世 俞桓德 俞富量 俞展世 俞双芹 俞耙太 俞时斗 俞 琪 俞群华 俞声田 
俞玻琮 俞代熙 俞悠鹊 俞胜耀 俞天珂 俞骞可 俞 涛 俞时泳 俞兼珐 俞清军 
俞哥沛 俞仓兢 俞翱燊 俞少琪 俞粟游 俞淡礼 俞晨武 俞规灏 俞锵建 俞必孝 
俞凛宝 俞草龙 俞灼春 俞房炎 俞壬儁 俞瑁潇 俞昇席 俞欢水 俞柏毓 俞暖玉 
俞皆仲 俞加川 俞营青 俞悲禧 俞襄闰 俞郁招 俞换颢 俞科清 俞翊成 俞扁操 
俞麟危 俞颂易 俞游年 俞千沛 俞跃灶 俞匀瑛 俞睛源 俞涌渊 俞佟文 俞韶昱 

俞攀代 俞吉桂 俞淮佛 俞牡格 俞侠晔 俞稻邕 俞精京 俞格厦 俞恒冉 俞苍富 
俞爱钢 俞谆键 俞西起 俞晤甜 俞俐努 俞南茁 俞毓展 俞篱鹊 俞保欣 俞银高 
俞京柯 俞平强 俞蓄江 俞 威 俞隆代 俞瑜善 俞阐钱 俞生西 俞 翰 俞栾胜 
俞剑笙 俞众穗 俞妙霄 俞编国 俞思洲 俞莘尉 俞 河 俞巾童 俞 灿 俞领跃 
俞冻贤 俞并农 俞票宗 俞尚添 俞皋余 俞两路 俞菁吟 俞皑景 俞春谱 俞绪衷 
俞棋铭 俞卫纯 俞堂熹 俞尉韦 俞 辉 俞谚发 俞辰愿 俞耙斐 俞萌朝 俞静锵 
俞埂郁 俞柯凡 俞颁相 俞榜星 俞待赞 俞夕民 俞侨铮 俞伦煌 俞 皓 俞研家 
俞其舜 俞琦力 俞容图 俞笑烨 俞冷善 俞暖深 俞炼光 俞珍琦 俞羽彪 俞亚苏 
俞捷向 俞江秩 俞锋谡 俞敦庭 俞票奇 俞富涵 俞欣纪 俞卫森 俞奥煦 俞涛辰 
俞沫讯 俞明驹 俞然石 俞 熊 俞魁前 俞丹厦 俞名臣 俞涌家 俞声腾 俞 一 
俞荣灏 俞煦蒲 俞仙哲 俞宏敏 俞瓢房 俞夏山 俞诺念 俞鹊童 俞管曦 俞以旭 
俞肖染 俞汐鸣 俞毕衍 俞帮寒 俞格志 俞谆卓 俞 芹 俞虎捷 俞努灼 俞桥万 
俞清山 俞 骏 俞漳淮 俞丹帆 俞醇荷 俞笙湘 俞 薄 俞纹廷 俞质泽 俞兵悦 
俞春俩 俞习劲 俞蒲聪 俞溢林 俞敬驰 俞历康 俞前邕 俞稳欢 俞蓝宙 俞楚金 
俞幅流 俞俯谦 俞印昕 俞 钧 俞官航 俞旬彤 俞昆新 俞轮豆 俞言荣 俞开巍 
 

武安侯 2009-09-13 06:40
俞璨仆 俞堃东 俞令大 俞跃子 俞云众 俞始缘 俞解连 俞锋祎 俞迈跃 俞俭熹 
俞城群 俞灼招 俞翰州 俞踌斗 俞结歆 俞召江 俞其瑁 俞舒彩 俞牵管 俞堂甫 
俞保亭 俞虔运 俞约壁 俞竹祖 俞永盼 俞彬章 俞吉真 俞余涪 俞骞浩 俞规达 
俞鸿灏 俞天甫 俞精顺 俞办霭 俞俯丁 俞辟舍 俞稠拓 俞翘冰 俞导儿 俞保准 
俞翰仔 俞尧舒 俞仰福 俞瑶胥 俞风贞 俞洪亨 俞霏乐 俞加高 俞岳留 俞菘盖 
俞御京 俞放业 俞 邦 俞廷冲 俞献瑁 俞肖会 俞铎代 俞太蓝 俞鹊修 俞森航 
俞富敏 俞众尧 俞效翔 俞谱镜 俞岸贡 俞斯澜 俞辨育 俞伴江 俞崇维 俞曙固 
俞旭力 俞乔悠 俞骏名 俞淮奋 俞德风 俞赐江 俞启启 俞青共 俞练昆 俞列超 
俞曙延 俞旺稚 俞 思 俞 蒙 俞汉彪 俞弘川 俞 云 俞敬桥 俞霏钱 俞票劲 
俞席树 俞诚少 俞釜赞 俞敦岚 俞楙谡 俞庆林 俞勤平 俞古燊 俞石颢 俞睫孝 
俞挺昊 俞捷珪 俞森文 俞益信 俞编昶 俞示琅 俞拓祖 俞夏贡 俞朗根 俞蜀睦 
俞稠广 俞好赣 俞伙标 俞麟量 俞鸥焱 俞长乐 俞混韦 俞立颜 俞跃斗 俞烈爽 
俞禧维 俞房蒙 俞辨高 俞靖勳 俞负招 俞联歆 俞户彧 俞放尚 俞倌书 俞穗世 
俞柱发 俞祖南 俞言运 俞山津 俞褒偌 俞衷炳 俞铿兴 俞康史 俞滕男 俞秋潮 
俞笔真 俞烽埂 俞渭艾 俞涪斌 俞史永 俞皋翊 俞仲圣 俞溢哥 俞段功 俞莉元 
 

武安侯 2009-09-13 06:40
俞昶边 俞南翼 俞矗裕 俞 烽 俞半庚 俞帅余 俞功勇 俞虎政 俞贯广 俞简可 
俞涌曲 俞惇妙 俞夜棠 俞鸥涛 俞英晾 俞梁彩 俞觅胜 俞僚尹 俞 轮 俞兆会 
俞兆弈 俞尚沛 俞易鹄 俞封封 俞木琪 俞欢琮 俞惜泉 俞松祎 俞必图 俞显奋 
俞昭本 俞炯峙 俞奥愈 俞匡渝 俞和朔 俞畅匡 俞瑞盼 俞士鹊 俞魁理 俞待銮 
俞先征 俞 翊 俞草冉 俞 念 俞操水 俞 廉 俞季河 俞境解 俞仰谦 俞男勤 
俞办棉 俞俭弥 俞海庭 俞兼荣 俞衔琛 俞依财 俞聚驰 俞钱渝 俞宗纹 俞放云 
俞科起 俞其牛 俞可劲 俞儒贞 俞深毓 俞剑伊 俞冬书 俞克清 俞刚中 俞众昆 
俞惇智 俞尘言 俞经遥 俞聚凌 俞 飞 俞令楼 俞春朴 俞欢浪 俞坤灼 俞悦环 
俞渊贯 俞吉彩 俞冠庸 俞锋苏 俞展驹 俞智静 俞银资 俞昇斐 俞辽锋 俞麟窍 
俞管宜 俞程敬 俞厉赣 俞保维 俞辨祥 俞醇宝 俞驹凡 俞帜科 俞奕樵 俞宪穗 
俞佩厦 俞欢帜 俞秋骏 俞敬荷 俞笙季 俞敬永 俞营国 俞男昶 俞 书 俞规仁 
俞僚智 俞俐润 俞笔皓 俞尚戚 俞湘正 俞汐茗 俞 琪 俞烨代 俞建振 俞更峙 
俞飘凉 俞冲游 俞 北 俞钊众 俞柏漳 俞奕山 俞淼山 俞甘曦 俞牛木 俞 佛 
俞爽隆 俞本俩 俞峰灼 俞紊相 俞昌霏 俞漳哲 俞溢汇 俞存水 俞 滨 俞荣骋 
俞茗金 俞悠育 俞远庆 俞旭静 俞俯万 俞谦其 俞习励 俞协春 俞哲州 俞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