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德清

德清下渚湖 晚秋景象图片

     虽然就是德清人,但是下渚湖正式开发之后就没怎么去过,去了才知道原来开发的真的很快,呵呵。说什么江南湿地,在我看来就是普通的弄田地,多了几个土墩墩而已。这样的环境向我外婆家也差不多呢,只是下渚湖那芦苇多一些。原来小的时候我到外婆家去,也都是土墩子,就是小小小岛,采桑叶什么的也都要用船,穿过葫芦当。呵呵。当初还和我表哥,表弟他们划着船到外面的开阔湖的地方游泳呢。俗称“大海漾”按湖来看,面积确实比较大的,几个人游泳还先把小木船弄沉,因为是木的,船还是会浮在水上的,就把船到临时休息处。

下面就帖几张下渚湖的图片,发现现在水质也不好,没当初的好了。虽然还介绍说达到几级几级的,但是看起来就像是泥水,下面淤泥应该也是很好的,脚踩上去会不停的冒泡泡那种,应该是沼气,游泳的时候最讨厌在这种泥上面踩了,当初小的时候就觉得踩不下去,很恶。哈哈。

下雨天,本色现在也没艳丽的颜色,所以看起来图片就更加灰了

湖州、德清等地地方结婚习俗

      下面的这个是德清的结婚习俗介绍,基本湖州附件等地也大同小意,应该介绍的是也比较详细了,是我当初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的时候,整理出来的,有参考和了解的意义哦。那些结婚的理解,如果是德清人的话,基本也都知道,和喷到过,据我的印象我们这结婚都这样的呢。哈哈。不过现在可能已经有些东西简化掉了,不过那几大类过场,还是基本都过的。

1.结婚
(1)提亲。由媒人将女方“年庚八字”送交男方,若男女双方年龄相仿,时辰无“冲克”,便定下亲事,俗称“对亲”“对八字”。
(2)上门。在“对亲后”,双方可相互往来。初次作客称上门,由媒人带领,亲属陪同。预定日期后,车船接送。放爆竹,坐糕茶,酒席丰盛。未婚女婿称“毛脚女婿”。必以糖滚蛋相待。与此同时,其中媒人还有肩负着探听双方父母(特别是女方)对于自己子女选中对象的点滴评价与看法,相反,他们的父母也在几次交往过程中能够基本了解对方媒人的品行,重要的是:通过双方各自媒人的口径清楚对方父母对于此桩婚事的态度是否积极。
(3)通信。定亲后,由男方提出“好日”(结婚日期)通知女家,人称“通信”。习惯上看初三,下看十六或请星相家择“黄道吉日”。送“好日帖子”这天,男家娘舅姑夫在媒人陪同下,担鱼肉酒菜,连同贴子送往女家,女家设午宴招待。当日,女家回礼,男家设晚宴款待。互告结婚日期后,双方筹办婚礼百事。这是操办婚事前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绝对不可小视!女方媒人携同准新娘到男方父母家,男方郑重其事地邀请直系亲属设宴招待,按照规矩:被邀请的亲属必须是年龄比新郎官大的长辈,而且必须是男性。晚饭赶赴女方父母家,而媒人是把男方父母所准备的礼金在新郎新娘的面转交给女方(礼金的数量由双方媒人根据各自东家的意思经过协商而决定)。
(4)“上头盘”。明代婚前十六朝至十二朝(日)男家向女家发盘叫“上头盘”。普通人家赠新婚“七时衣”即从单衣到棉衣七件衣衫。殷富人家再送聘金及“四金四银”(金如意、金元宝簪、金耳环、金戒指、银如意、银鸡心,银镯子、银扁方簪)。
(5)待媒。在取亲前一天进行。主要表示对媒人的感谢。男家为媒人设宴。这一天男家的姻亲和远亲均已到齐。所有客人吃的都是“便饭”。饭后,媒人携酒肴、鱼肉至女家商谈聘礼及封赏诸包。在结婚的前一天,双方媒人要到男方,女方媒人要随身携带新郎新娘婚礼那天的礼服与鞋子,并且在衣物内夹有新郎新娘的头发各一束,另外,要求女方媒人要带一床被褥给男方,供男方父母结婚那天睡。
(6)娶亲。又称迎亲、讨新娘子。由媒人、喜娘、娘舅、姑夫及亲友凑成双数前往女家迎娶,娶亲之中由男方设“金童玉女”就是一男一女拿红绿旗,以视结彩,男方的兄弟朋友敲锣打鼓。临近女家放爆竹二枚,人称“通信炮”。“通信炮”一响,女家托人去河港中提两桶水,俗称“蚕花水”。在到女方家中会有女方请的亲戚小孩故装关门拦路,向男方讨彩,由男放给红包才放行,至屋正厅,在新娘房中设“催妆酒”(由男家送来)。新娘黛眉粉妆,凤冠霞帔,头蒙红幞巾,由娘舅姑夫抱到屋内。同时鸣鞭炮、奏鼓乐。到男家,行拜堂礼,在将女方送入房间。其中在送入房间之中由男方找一小孩,在新婚房中的马桶娶出马桶中原先放的红包等礼品,再小便已视婚房需用。等待礼毕,众宾赴宴。新婚之夜。亲朋好友喜闹新房,俗称“吵新房”。

如果你生为德清人,见了上面的,会不会倍感亲切呢?

德清武康汽车总站时刻表

(虹运)汽车总站问讯电话:0572-8081427

跨省班车

  张家港 6:00
  苏 州 6:50 7:20
  无 锡 7:30
  上 海 6:30   7:40(快客)   13:00   13:50
  宜 城 6:25   12:05
  常 州 8:05   14:05(快线)

跨市班车

  杭州 6:30  6:50  7:15  7:30  7:50  8:10  8:30  8:55  9:15  9:35  9:55  10:10  10:30  10:45  11:00  11:15  11:30  11:45  12:00  12:20  12:35  12:50  13:05  13:20  13:35  13:50  14:05  14:25  14:35  14:50  15:05  15:25  15:45  16:00  16:15  16:30  16:45  17:00  17:15  17:35  17:50  18:05  18:20  18:40  19:00

  嵊州 6:10 12:00
  上虞 7:10 12:55
  义乌 6:45
  诸暨 7:15 11:45
  绍兴 6:30 12:20
  宁波 7:00 13:35
  苍南 10:40
  龙游 12:35
  富阳 7:30 13:30
  桐乡 6:20 9:15 11:20 15:10
  嘉兴 7:30 8:40 9:40 13:10 15:45
  平湖 8:10 13:40
  嘉善 6:55 12:10
  海宁 7:50 11:40
  临平 7:10 9:10 11:10 12:40 14:30 16:00

市内班车

  湖州快线 6:45  7:20  7:45  8:05  8:40  9:10  9:30  10:00  10:35  10:55  11:35 12:05  12:30  13:00  13:30  13:55  14:20  14:55  15:20  15:50  16:25  16:50   17:20  17:45
 
  湖州便巴 6:20  6:55  7:30  8:10  8:45  9:20  9:50  10:30  11:10  11:50  12:25  13:05  13:40  14:15  14:50  15:25  15:50  16:30  16:50  17:30
 
  安  吉 6:35  7:05  7:35  8:00  8:40  9:05  9:35  10:20  11:15  12:10  13:00  13:50  14:20  14:55  15:40  16:10
 
  梅  溪 7:35  9:30  12:35  14:35

县内班车

  新市快线 8:10  10:10  14:00  16:00(河桥头)  8:15  10:15  14:10  16:05(汽车总站)
 
 
线点快线班车

  义乌 9:00 12:55 15:10
  绍兴、柯桥 7:50 9:25 10:25 13:55 15:20 16:40
  温州、乐清、大溪 8:35 11:10
  临安 8:30 14:30
  青田、丽水 8:25
  椒江、黄岩 9:10
  歙县、大阜、苏村、杞梓里、三阳坑 8:10
  金华 8:50
  新安江、杨村桥、桐庐、富阳 10:50

  乘车地点:一0四国道车站
  问询电话:0572-8083360

俞越关于德清的有关题词、贺赠联

网上收集不知是否全面。

  俞樾(1821-1907.2.5),字荫甫,号曲园,光绪元年(1875年)后自号曲园老人。浙江省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村(今城关乡金星村)人。清·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9岁能文,16岁入县学,24岁中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30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年)授编修,历官国史馆协修,提督河南学政。毕生致力于经学研究,辛勤笔耕,卓有成就。清末学者,国学大师,三大名儒之一。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幼有夙慧,九岁即戏为书。清·咸丰二年(1852年)翰林院授编修,举家迁北京南柳巷。五年充国史馆协修,八月出任河南学政,次年二月主考。提督河南省学政时,遭御史曹泽(登庸)弹劾其命割裂经义,遂被免职而归。咸丰八年(1858年)38岁时为避兵燹,遂侨居江苏省苏州饮马桥。与陈失、宋翔凤相交,潜心学术,专治经学。咸丰十年(1860年)返德清,后展转绍兴、上虞、宁波、上海等地。同治元年(1862年)春抵天津。同治四年(1865年)春秋经两江总督李鸿章推荐,任苏州紫阳书院主讲。同治六年(1867年)冬任杭州诂访经精舍主讲。其间先后至菱湖龙湖书院、上海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长兴箬溪书院讲学。同治七年(1868年)起主讲浙江杭州诂经精舍31年。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特殊语文现象。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苏州马医科巷购地建宅,屋旁余地成曲尺形,叠石凿池,栽种花木,题名曲园。此后往返于苏杭之间。作为清末的大学问家,其影响遍及海外,海内外学子纷纷负笈来学,著名的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等均出自其门墙。当代著名学者、红学家俞平伯乃俞樾之曾孙,从小生活在俞樾身边,深得老人钟爱。并常在春在堂新自为曾孙授课,总是要求俞平伯在职所读的书上盖上一枚“拼命著书”的印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年老辞去诂经精舍讲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举重逢(中举人满60周年)复任翰林院编修。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亦长于联语,强调其教化作用,所作笔记,搜罗甚丰,包含有学术史、文学史的资料。改编石玉菎《三侠五义》为《七侠五义》等。楹联著述颇多,联语旷达,为一代大家。所作联语有史料价值,也有文学价值。
  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7年2月5日)病卒,享年86岁。葬西湖三台山东麓。临终前作留别诗10首,代讣辞行。一生著述宏富,撰有《群经评议》、《古书疑义举例》、《诸子评议》等,著有《春在堂楹联录存》、《春秋人地名对》、《精选楹联新编》《改良楹联维新》、《曲园楹联录》《绎山碑集字联》、《校官碑集字联》、《曹全碑集字联》、《鲁峻碑集字联》、《樊敏碑集字联》、《纪泰山铭集字联》、《金刚经集字联》等250卷,总称《春在堂全书》。

。。。。。。。。。。。。。。。。。。。。。。。。。。。。。。。。。。。。。。。。。。。。。。。。

野渡傍溪山,会有才人题驷马;
嘉名登志乘,不劳仙迹访骖鸾。
——题浙江省德清四仙桥
  四仙桥,在德清悬城城东,由俞樾募捐而建。

曾读柳州文,治迹分明于此信;
幸叨枌社荫,灵踪飘忽至今疑。
——题浙江省德清县柳侯祠
  作者自注:柳侯乃唐柳子厚叔父,曾为德清令,《柳集》所谓“德清君”是也。同治十年,余泊舟城中,有客来见。余适不在舟,未之见,从者问其姓如,云姓柳。而吾邑固无柳姓,时江子平孝廉、蔡瑜卿茂才在余苏寓,皆邑人也。闻之诧曰:“岂柳侯乎?”事详《春在堂随笔》及《右仙台馆笔记》。临上质旁,实深寅畏,敬题此联,惟神鉴之。

借丝竹传山水佳音,里社歌谣新乐府;
与父老话升平盛世,岁时伏腊古临溪。
——题浙江省德清县乌山社庙社戏戏台
  作者自注:乌山即德清山。余故居南埭在山之阳,余即社中人也。社庙戏台成,父老属题此联。

耕而食,凿而饮,相伟中古遗风,尚留村社;
春有祈,秋有报,愿与故乡父老,同拜神祺。
——题浙江省德清乌山土地庙
  作者自注:余旧居德清乌山之阳,距所居里许有土谷祠。父老相传曰尧皇土地,不知何义。然长兴有尧市山一统志云,尧时洪水,民避难于此成市,则吾邑有尧时迹亦无怪也。岁在癸酉,庙重修落成为题此联。

一方水利攸关,读敏达遗碑,岂止通津便舟楫;
百岁风流未沫,近陶邻故里,应教比户盛弦歌。
——题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白云桥(1)
  作者自注:亦名云塘桥,未知建自何年,雍正间重建,李敏达有碑。今又重建,为题桥柱。嘉庆四年进士陈斌,字陶邻,有《白云文集》,时称白云先生,即其地人也。

天目山两乳双来,凤舞龙飞,到此始成大结果;
云塘桥百年重建,虹腰雁齿,于今再焕旧规模。
——题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白云桥(2)

十载两旌门,节与烈并达九天,壶史修二贤合传;
一堂双筑里,娣及姒并堪千古,家风振八咏清声。
——题浙江省德清县沈氏节烈坊(柱楹)
  作者自注:德清县学生沈寅恭妻周氏,夫亡守节,以节妇旌;副贡生沈寅禾妻马氏,徇夫而死,以烈妇旌。二妇乃娣姒也,合建一坊,余题其柱。

天目苕溪诸胜,龙飞凤舞而来,毓育英才宜此地;
承圣明方虎之遗,经求文章相望,续修旧业在群贤。
——题浙江省德清县清溪书院讲堂

所提,据我所知,那山、那苗、那桥、那堂都还在

我关于德清俞氏的一点点记忆,寻根问源

    可以说德清姓俞的当然不只是我们这里一个地方,本来也没有关注,只是前几天在上网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中华俞氏宗亲网,突然来了想探寻本族根源的兴趣。但是都是前几代的事情了,应该最寻到清末时期。但是对于我一个年轻人来说,现在除了网络其他基本没什么地方可以去,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关于这方面的真是少之又少。但是对于中国以往而来,寻根问族是老一辈,也是这一辈的一种思想,一种根源。当成长到一定时间的时候当然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自己的宗族是怎么样的。但是现在文化的冲击,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流动化非常之快,对于很多寻祖真是有点艰难。
    对于我家而言,从我祖父,曾祖父,也只能从曾祖父了,那是爸还知道的,早前面就不知道了。我爷爷也去世好多年了,那时候我都还才几岁。我知道的也都只能是听我爸说的。具体也只是个大概,很多也是我爸听说的,说 我家祖先由永康迁至德清,永康哪里就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了解永康是有很多信俞的。当时好像也是为了风水,也为了那里居住的条件,说 几个挑担的来了,德清的东门城外的南埭圩,前面是大河(现运输船只还往来不断),后面是山 也就是乌牛山(看过有些资料以前称为乌巾山)。现在我家还居住那里,可以说现在信俞的也就没几户了。
    之后我听说好像是是我家祖是系五房,就是第五个儿子下来,还说是和 俞曲园 俞平伯 他同一房里面,具体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同系五房的 我们这里还有几乎,但是上面的祖祖代代叫什么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我祖父叫 俞啊庆,我曾祖父 我也没记忆,我爸说叫 俞德林,再上面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我爷爷在的话 可能还清楚些,去世之后东西也都遗失掉了。
    还有,现在南埭圩后面的石桥 还在,听说是 俞曲园 当时初资建筑的,名为 四仙桥,桥柱两侧有阳文石刻隶书楹联各一,两侧:“双桨泛轻舫,绿水潆洄南北埭;一条横略勺,青豯安稳往来人。”东侧:“野渡傍溪山,会有才人题驷马;嘉名登志乘,不劳仙迹访骖鸾。”桥中石梁上刻有“四仙桥,光绪庚子三月里人俞樾题。”小时候在那里游泳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那两侧的对联。
   记得我爸还说,原来俞氏 这里有个祠堂,因为在以前 清末到解放的时候一直是大姓,由于有几位名人在,每年过年姓俞的人都会去祠堂聚一聚,而每人还是小孩,记不清了,能领到几个大洋还是什么的。祠堂位置在现今丁家桥过来一点点的位置。原来有上面的资助所以祠堂办的还有点气势。后来说是毁于火灾。至于什么宗谱等,其他资料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们这里的几乎姓俞的都没有听说流传下来,至于追寻前代就更加艰难了,年老的都已经去世,宗谱不知在哪。。。等等就都不知道了。
   还有我爸,我叔叔,主要原来我爷爷也俞平伯有通信,这里的事情还有说说,当我爸出生的时候有信过去,有取名 过来,我爸叫:俞东升(我爸以前还用过这个名字),我叫 俞丙良,还有我叔叔,我叔叔的儿子 都有取名过来,具体叫什么我不是很清楚了。
   还有杭州有个俞楼,现今还有保存,这个俞楼的相关建造等可以有关资料找到,我听我爸说,我爷爷还是我们这里的谁,原来早些的时候经常有去探望,好像那里原来还留有人在,现在也都好久好久没去了,主要是前代去世了,后代也不是很熟悉了。
 

这里写下,我一些关于我们家俞氏的事情,以后可以拿出来看看,其他具体的我也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只能知道这么一点点,关于前面几代是什么关系,根本无法可寻,可能其他有些地方还流有资料,比如俞平伯家等,可能有前些代的相关。但是只从我爷爷去世之后就失去联系了,好像很早几年的时候他们也有来这里过,也有来我老家坐过。这些有些资料上可以找到。

俞曲园简介

俞曲园,名樾,字荫甫,号曲园。清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十二月初二出生于浙江德清东门外南埭村的鹊喜楼。俞曲园4岁时,因南埭村难以从师读书,便随母亲和哥哥到仁和临平去读书。也就在4岁那年,俞曲园开始跟母亲读《四书》。俞曲园10岁时,即就读于砚贻楼,那时每年给老师的束脩是3个银元,前后共读了5年。俞曲园一生中交学费上的学就这5年,也就是说,他的家长只为他付过15个银元的学费,而他的后半辈子却过的都是教书收学费的教书生涯。这5年的读书,为他一生的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俞曲园15岁时,俞鸿渐去常州新安汪家教书,他随父亲前往,在汪家的醉经书屋继续读书。常州东门外有老圃种的菊花极盛。一日正当九月花盛开,他随父赏菊,做了一首五言长歌即题为《兰陵菊花歌》。秋风秋雨兰陵城,绕城菊花如云平。花农担花入城卖,万家秋色肩头轻。……话久斜阳上城堞,拗花赠我连枝叶。归去不知满袖香,但惊飞满黄蝴蝶。

  15岁的少年俞曲园能写出这样老到的诗来,难怪老师会如此器重他。俞曲园16岁应县试,17岁始到杭州应乡试,直到24岁才得中举人。本来已名列第二,后因文章中略有纰漏,被改列第36名。旧时中举是件大事,也称进学,算是进入了仕途。次年,俞曲园即同俞林一同进京考会试,但均未考中。直到庚戌(1851年)春,他俩再度进京赶考,俞曲园中了第64名进士,这年他已30岁了。

  俞曲园考中以后,还要在保和殿复试,这一届的主考官是曾国藩,考试的诗题是“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曲园试帖诗的头一句是“花落春仍在”,曾国藩大加赏识,认为咏落花而无衰瑟之意好,并与诸考官共商,决定列为第一。复试第一,俗称“复元”,当然不能与状元比,但也是十分荣耀的事。

  得到主考官曾国藩的如此赏识,在当时自是十分得意,因此俞曲园便自起室名曰春在堂。俞曲园考中进士后,即入翰林院。翰林院是储备人才的地方,无可外放,也可能一辈子储存在那里,当个白发老翰林。俞曲园运气还不错,于清咸丰五年乙卯(1855年)八月被任命为河南学政,这是皇帝亲自任命的,所以也算是钦差。官不大,却十分荣幸。这本是个好兆头,或许从此大展宏图,没想到,他却因出题倒了大霉。清代规定,出试题,必须从《四书》中择句为题,但《四书》中毕竟字句有限,出来出去,势必要重复,后来为了避免重复,允许出所谓“截搭题”,就是用某一章的末一句,连上下一章的头一句。这样有一个好处,即考生无法提前准备,因为两句内容不相干,论述起来也较难,从而出截搭题,已相当普遍。也因为两句不搭架,出题时就往往不假思索,俞曲园出的题是“君夫人,阳货欲”,他出此题当然无心,然而被人一捉摸,一告发,问题可就大了。“君夫人”是《论语·季氏》章末三字,“阳货欲”是《论语·阳货》的头三个字,内容当然不搭架,但有人一发遐想,告到西太后那里,可就了不得了。当时慈禧刚生了同治而被咸丰帝宠爱,有人告来自然要严加处理,从此俞曲园便被罢了官。

  世上总是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俞曲园从此做不成官了,晚清却出了个大学者。从此他埋头于学问,著书立说,写出了276卷的《春在堂全书》来。

第八届浙北乾龙灯会、图片【元宵灯会】

open_img('attachments/200802/9403712788.jpg')

open_img('attachments/200802/9861226499.jpg')

open_img('attachments/200802/1801720382.jpg')
2008盏花灯亮相德清街头

  元宵节前夕,德清县创新春来的最高气温12℃,当地上千居民尽情享受和煦的阳光,先后踏春欣赏悬挂在乾元镇河滨公园、直街以及进城大道等地2008盏形态各异的花灯,由此拉开了第八届浙北乾龙灯会的序幕。自2001年以来,浙北乾龙灯会每年举办一届,元宵节去乾元看灯展、舞祥龙等,已成为德清、湖州乃至杭州市民大饱眼福的重大文化项目。

信息来源:http://dq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241/userobject1ai95500.html

http://dq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242/userobject1ai95231.html